地名:大河屯鎮 | 隸屬:唐河縣 |
區劃代碼:411328106 | 代碼前6位:411328 |
行政區域:河南省 | 地理分區:華中地區 |
行政級別:鎮 | 車牌代碼:豫R |
長途區號:0377 | 郵政編碼:473000 |
轄區面積:約68.5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5.38萬人 |
人口密度:約785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26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大河屯村 | ~200 | 鎮中心區 | 據碑文記載,明時稱大河保。沿泌陽河岸有糧食囤之稱,故得名大河屯。…[詳細] |
五里埠村 | ~201 | 鎮中心區 | 因距大河屯街五華里,取名五里埠。明清屬唐縣大河保。1914年屬沘源縣。1923年屬唐河縣畢店區。1931年屬唐河縣大河屯區傅灣保。1946年屬唐河縣大…[詳細] |
牛莊村 | ~202 | 村莊 | 明代牛姓兄弟二人自山西省洪洞縣遷來,老大建村于此,稱牛莊。…[詳細] |
劉樓村 | ~203 | 村莊 | 清初劉姓自山西洪洞縣來河南經商,在此安家落戶。村周圍修寨墻,寨門上有炮樓,劉姓增多,改名劉樓。…[詳細] |
糞堆王村 | ~204 | 村莊 | 明末,村內有一個糞堆,內有大蠐螬,個大如石磙,白天人們拉夜晚蠐螬造的糞,日日不休,直把蠐螬累死,后人為紀念把村名命名為糞堆王。…[詳細] |
褚莊村 | ~205 | 村莊 | 明年間,褚姓始住建村,故名。明清屬唐縣大河保。1914年屬沘源縣。1923年屬唐河縣畢店區。1931年屬唐河縣大河屯區劉樓保。1946年屬唐河縣大河屯…[詳細] |
王老莊村 | ~206 | 村莊 | 王姓始住建村,后人陸續遷居他處,此村得名王老莊。…[詳細] |
李灣村 | ~207 | 鎮鄉結合區 | 李姓人李仲有始住,在大溝拐灣處建村,因村大人多,故名大李灣。…[詳細] |
秦崗村 | ~208 | 村莊 | 明初時秦姓自山西省洪洞縣遷此,在崗西坡建村,故名。…[詳細] |
郝馬莊村 | ~209 | 村莊 | 郝、馬二姓在此建村,故名郝馬莊。明清屬唐縣大河保。1914年屬沘源縣。1923年屬唐河縣畢店區。1931年屬唐河縣畢店區三官廟保。1947年屬唐河(北…[詳細] |
馬莊寨村 | ~210 | 村莊 | 明末清初,馬姓自山西省洪洞縣黃楝樹遷此建村并筑寨,故取村名“馬莊寨”。…[詳細] |
邢李莊村 | ~211 | 村莊 | 清代,李姓始住建村,取名李莊。1983年12月,大河屯公社改鄉,原邢李莊大隊改為邢李莊村民委員會,位于李莊。…[詳細] |
郝樓村 | ~212 | 村莊 | 清代,郝姓始遷此建村,村中蓋一座樓房,取村名郝樓。…[詳細] |
喬莊村 | ~213 | 鎮中心區 | 明初,喬姓自山西省洪洞縣遷此建村,取名喬莊。…[詳細] |
肖莊村 | ~214 | 村莊 | 明末,肖姓自湖北省遷此建村取名肖莊。明清屬唐縣大河保。1914年屬沘源縣。1923年屬唐河縣畢店區。1931年屬唐河縣大河屯區。1946年屬唐河縣澗嶺…[詳細] |
趙寨村 | ~215 | 村莊 | 明洪武年間,趙姓自山西省洪洞縣遷于此,村周修寨,稱趙寨。…[詳細] |
申沖村 | ~216 | 村莊 | 明代,申姓始住,地處東、北兩崗間,村東臨南北向自然溝,溝岸上系沖積平原,取名申沖。…[詳細] |
夏崗村 | ~217 | 村莊 | 明初,周姓始祖周文珍,自山西洪洞縣遷此建村,地處崗下,故名下崗,后訛為夏崗。…[詳細] |
傅莊村 | ~218 | 鎮鄉結合區 | 明代,傅姓在此建村而得名。明清屬唐縣大河保。1914年屬沘源縣。1923年屬唐河縣畢店區。1931年屬大河屯區宗老莊鄉丁營保。1946年屬唐河縣大河屯…[詳細] |
法云寺村 | ~219 | 村莊 | 據明代碑文記載:“蓋云佛者慈方也,謂如來慈心如彼,大云之蔭注世界,而寰區生物罔不在其怙,胃中,此唐邑法云寺所由名”。…[詳細] |
陳莊村 | ~220 | 村莊 | 明代,陳姓始住建村,故名。明清屬唐縣大河保。1914年屬沘源縣。1923年屬唐河縣源潭區。1946年屬唐河縣龔崗鄉。1947年屬唐河(北)縣大河屯區陳…[詳細] |
車廂店村 | ~221 | 村莊 | 明代王姓建村,地處古道,設有車馬場,村以此命名車場店,后演變為車廂店。…[詳細] |
前張灣村 | ~222 | 鎮鄉結合區 | 清代,村名陳白灣,張姓從張老莊遷入,陳姓無人,村改名為關爺廟。1961年和張灣分開,改名前張灣。1975年原有前張灣、中張灣、趙灣三村,為躲避泌陽河洪…[詳細] |
后張灣村 | ~223 | 鎮鄉結合區 | 明代張姓始住建村,地處泌陽河灣,初名張家灣,由于連年漲水,土地淤積,清代曾名淤泥頭張灣。1961年村南的關帝廟改為前張灣,居北,取名后張灣。…[詳細] |
黃楝樹村 | ~224 | 村莊 | 2011年,南水北調丹江口庫區第二批移民從淅川縣滔河鄉黃楝樹村、肖河村搬遷至此,二村合一,同住移民新村。為懷念故地,仍以黃楝樹村命名。…[詳細] |
北李莊村 | ~225 | 村莊 | 明代,劉姓始住建村,初名小劉莊,清朝康熙元年李姓遷入,人口發展,改為大李莊,故名。…[詳細] |
地名由來:
明代稱大河保,村落臨泌陽河岸,有糧食囤之稱,故得名大河屯。
基本介紹:
桐河鄉位于唐河縣西北部,東南部、南部分別與本縣的源潭鎮、桐寨鋪鎮接界,東北部、北部分別與社旗縣的李店鄉、晉莊鄉接壤,西部、西北部分別與宛城區漢冢鄉、高廟鄉相鄰。轄區總面積68.5平方千米,其中耕地面積6.8萬畝。全鄉轄19個行政村,65個自然村,168個村民小組,總人口34444人,漢族人口占99.6%以上,其它主要為回族。鄉政府駐地在桐河集鎮(街)。2001年,全鄉工農業總產值19200萬元,其中農業總產值11100萬元,鄉鎮企業總收入16000萬元。入庫稅金70萬元,人均純收入達2123元,財政收入達530萬元,糧食總產量22000噸,全鄉計劃生育率達100%,人口自然增長率為5‰。
榮譽排行:
2023年9月,大河屯鎮被確定為2023年度河南省”平安農機”示范鄉(鎮)。
2016年12月,2016年河南省省級生態鄉鎮名單公布,大河屯鎮榜上有名。
歷史沿革:
明代得名,至清代屬唐縣大河保。
1914年屬沘源縣。
1946年置大河屯鎮。
1947年屬唐河(北)縣,設大河屯區。
1956年撤區設大河屯中心鄉。
1958年成立大河屯公社。
1962年成立大河屯區。
1968年撤區,成立大河屯公社。
1983年改為大河屯鄉。
1995年撤鄉設鎮,稱大河屯鎮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