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城關鎮 | 隸屬:澠池縣 |
區劃代碼:411221100 | 代碼前6位:411221 |
行政區域:河南省 | 地理分區:華中地區 |
行政級別:鎮 | 車牌代碼:豫M |
長途區號:0398 | 郵政編碼:472000 |
轄區面積:約34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10.1萬人 |
人口密度:約2971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6個社區、13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澧泉社區 | ~001 | 特殊區域 | 因地處酒廠附近美酒飄香,故名。2012年成立命名后,沿用至今。…[詳細] |
海露社區 | ~002 | 特殊區域 | 因紀念為解放澠池而犧牲的烈士續海露,故名。…[詳細] |
新華社區 | ~003 | 特殊區域 | 因位于新華路,故名。2012年成立命名后,沿用至今。…[詳細] |
會盟社區 | ~004 | 特殊區域 | 北靠會盟路,南和秦趙會盟臺遙遙相望,故名。…[詳細] |
黃河社區 | ~005 | 特殊區域 | 因黃河流經澠池縣西北部,故名。2012年成立命名后,沿用至今。…[詳細] |
西關社區 | ~006 | 特殊區域 | 因位于小西關,取“西關”二字,故名。原為西關居民委員會,2012年更名現名,沿用至今。…[詳細] |
北街村 | ~200 | 鎮中心區 | 因在解放大街北,故名北街。清屬城中里。1927年屬中區。1949年屬一區城關鄉。1956年屬城關中心鄉城關鄉。1958年屬城關人民公社。1961年屬城…[詳細] |
東關村 | ~201 | 鎮中心區 | 在古東城門(城門是重要關口)處,故名東關。…[詳細] |
西關村 | ~202 | 鎮中心區 | 在古西城門(城門是重要關口)處,故名西關。…[詳細] |
南街村 | ~203 | 鎮中心區 | 因在解放大街之南,故名南街。清屬城中里。1927年屬中區。1949年屬一區城關鄉。1956年屬城關中心鄉城關鄉。1958年建立南街大隊,屬城關人民公社…[詳細] |
一里河村 | ~205 | 鎮中心區 | 距城一里(指原縣衙)臨河,故名一里河。清屬城東里。1927年屬中區。1949年屬一區一里河鄉。1956年屬城關中心鄉城關鄉。1958年建立孟嶺大隊,屬…[詳細] |
孟嶺村 | ~206 | 鎮鄉結合區 | 清屬城東里。1927年屬東區。1949年屬一區一里河鄉。1956年屬城關中心鄉城關鄉。1958年建立孟嶺大隊,屬城關人民公社。1961年屬城關區城關人…[詳細] |
塔泥村 | ~207 | 鎮鄉結合區 | 地勢低凹,后因山洪暴發,積水難泄,城塌泥中,得名“塌泥”,故名。…[詳細] |
蘇灣村 | ~208 | 鎮鄉結合區 | 蘇姓早居于河灣處,故名蘇灣。清屬城東里。1927年屬中區。1949年屬一區高店鄉。1952年屬一區塔泥鄉。1956年屬城關中心鄉高店鄉。1958年建立…[詳細] |
峪溝村 | ~209 | 鎮鄉結合區 | 村下有一口小肚大的山谷,故名峪溝。清屬城中里。1927年屬中區。1949年屬一區。1956年南段村中心鄉果園鄉。1958年建立峪溝大隊,屬城關人民公社…[詳細] |
李家洼村 | ~210 | 村莊 | 李姓居于洼地,故名李家洼。清屬城西里。1927年屬中區。1949年屬二區朱城鄉。1955年建立李家洼大隊,屬城關人民公社。1961年屬城關區城關人民公…[詳細] |
十里鋪村 | ~211 | 村莊 | 嶺上有一堡(鋪)距城十里,故名十里鋪。清屬城南里。1927年屬中區。1949年屬二區朱城鄉。1956年屬英豪中心鄉東曲鄉。1958年建立十里鋪大隊,屬…[詳細] |
西河南村 | ~212 | 村莊 | 在縣城西澗河南,故名西河南。清屬城西里。1927年屬中區。1949年屬一區城關鄉。1956年屬城關中心鄉城關鄉。1958年建立河南大隊,屬城關人民公社…[詳細] |
班村村 | ~213 | 村莊 | 此村原址偏西,澗口河沖刷,逐漸東遷,取名搬村,后演為今名。另說古時此地糧賦稅重,村民請魯班在村中光華寺建無梁殿,后皇帝巡此,贊殿“無梁(糧)”,村民叩…[詳細] |
地名由來:
因是澠池縣政府所在地得名。
基本介紹:
澠池縣城關鎮是全縣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境內隴海鐵路、連霍高速公路、310國道、南閻國防公路交匯貫通,交通便利,位置優越。全鎮設13個村民委員會和6個居民委員會,總人口6.6萬人,總面積34平方公里,其中,農業人口2.1萬人,耕地面積1.8萬畝。
近年來,城關鎮依托優越的地理條件和獨特的區位優勢,確立了“圍繞城市搞服務,依托城市求發展”的總體發展思路,把城鎮建設、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緊密結合起來,以優質高效的服務環境、安全穩定的政治環境和團結肯干的輿論環境,高舉招商引資大旗,大力發展非公有制經濟,強力推進城鎮建設,實現了經濟和社會事業的新跨越。近幾年來,共從省內外引進資金1.8億元,相繼創建
榮譽排行:
2010年5月,河南省環境保護廳命名城關鎮為第四批河南省省級生態鄉鎮。
2010年3月,環境保護部授予城關鎮2010年國家生態建設示范區之“全國環境優美鄉鎮”稱號。
文化旅游:
國民革命軍第十八集團軍澠池兵站位于澠池縣城關鎮東關小寨村一所四合院院內,座北面南,東、西、北三側均為民居,東側貼墻有一便道,南側為臨仰韶大街一層平房商店。保存完整,為豫西特色四合院,房屋為磚
一里河冶鐵遺址位于澠池縣城關鎮一里河村。年代為漢、魏。 2016年1月22日一里河冶鐵遺址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為河南省第七批文物保護單位。
歷史沿革:
唐貞觀元年(627)徙谷州及澠池治于此,為歷代縣城。
明屬城東、城西里。
清屬城中、城東、城西里。
民國初屬中區。
1931年屬一區中山鎮。
1945年屬城關鎮。
1955年屬城關中心鄉的城關鄉、高店鄉。
1958年由人民、先鋒、光明、幸福、會盟等高級社組成城關公社。
1964年復城關鎮。
1975年改為城關公社。
1983年復城關鎮。
仰韶大杏,又名仰韶黃杏,河南省澠池縣的水果類特產。因澠池縣為仰韶文化發祥地而命名。澠池縣屬秦嶺余脈,為豫西丘陵山區,土層深厚,結構良好,有機質含量豐富。其果形似雞蛋,俗稱雞蛋杏,果實成熟后,核肉分離,
仰韶酒是中州佳釀中的古香新秀,因廠址在舉世聞名的仰韶文化遺址南側而得名。仰韶釀酒,歷史久遠。從仰韶村和附近的二里頭文化遺址0土的大量酒具看,早在五六千年前,我們的祖先就在這里釀酒了。以后,釀酒業又
坻塢,分南、北兩個行政村,位于澠池縣城東北的仁村鄉西部。南坻塢的小米是本縣農產品中質量最優的一大特產。該地所產的小米,最大的特點是:煮粥喝,能出現三層米紋,米油豐富,營養價值很高;做成米飯,盛到碗內和
牛心柿產于澠池縣石門溝,因其形似牛心而得名,特點是個大、肉細、汁多、味甜。牛心柿餅曾是清廷的貢品,甜度大、纖維少、質地軟、吃起來香甜可口。仰韶柿餅,又稱牛心柿餅,河南省澠池縣特產。仰韶柿餅是由牛心柿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