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無量寺鄉 | 隸屬:上蔡縣 |
區劃代碼:411722202 | 代碼前6位:411722 |
行政區域:河南省 | 地理分區:華中地區 |
行政級別:鄉 | 車牌代碼:豫Q |
長途區號:0396 | 郵政編碼:463000 |
轄區面積:約62.14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2.57萬人 |
人口密度:約414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15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無量寺村 | ~200 | 鄉中心區 | 清初,張姓由竹園遷此建村于無量寺旁,故名。…[詳細] |
吳宋村 | ~201 | 村莊 | 明洪武三年(1370),金氏寡婦帶吳異、宋文二子從山西洪洞縣遷此建村,因長子姓吳,次子姓宋,故名吳宋。…[詳細] |
后陳村 | ~202 | 村莊 | 明洪武二十七年(1394),趙氏寡婦帶陳風、陳強二子,由今西平縣盆堯鄉老陳莊遷此,分南北兩處建村,陳風居北,故名。…[詳細] |
王連湖村 | ~203 | 村莊 | 牛郞追織女不成,在此湖邊耕種謀生度日,一雙兒女隨父耕種勞作常至繁星滿天,兒女常望星空,盼母歸來。故此湖稱“望娘湖”。后取“望娘湖”之諧音為“王連湖”。…[詳細] |
陳寨廟村 | ~204 | 村莊 | 明洪武二十七年(1394),趙氏寡婦帶陳強、陳風二子由今西平縣陳老莊遷此分南北兩地建村,陳強居南,稱前陳,明末筑寨建廟,故名陳寨廟。…[詳細] |
堰南村 | ~206 | 村莊 | 清屬陳新圖陳蔡里。1931年屬新陳鄉。1941年屬朱陳鄉。1949年屬黃埠區陳寨廟鄉。1956年屬無量寺中心鄉。1958年設立堰南生產大隊,屬黃埠人民…[詳細] |
竹園村 | ~207 | 村莊 | 明洪武七年(1374),胡、嵇二姓由山西洪洞縣遷此建村,取名胡嵇村。正統年間,賈、張、蘆姓相繼遷入,因廣植青竹,加之胡、嵇二姓貶嗣,故名竹園。…[詳細] |
五道廟村 | ~208 | 村莊 | 清順治年間,劉姓從本鄉君劉村遷此建村于五道廟旁,故名。…[詳細] |
寺西村 | ~209 | 鄉中心區 | 唐元和年間,焦姓始居取名焦莊,后有徐、張姓先后遷入,建于無量寺之西,故名。…[詳細] |
坡王村 | ~210 | 村莊 | 清順治十八年(1661),王姓由今大路李鄉澗溝王村遷此,因村地勢低洼,故名。…[詳細] |
七塊店村 | ~211 | 村莊 | 唐貞觀年間,黃姓遷此開店,因占有宅基七塊,取名七塊店。…[詳細] |
付劉村 | ~212 | 村莊 | 付劉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苗莊村 | ~213 | 村莊 | 明末,苗姓從本鄉趙鋪村遷出建村,故名。清屬陳新圖新堤里。1941年屬朱陳鄉。1949年屬黃埠區。1956年屬無量寺中心鄉。1958年設立苗莊生產大隊,…[詳細] |
郝莊村 | ~214 | 村莊 | 明洪武十年(1377),郝姓始祖從山西洪洞縣遷至此地建村,故名。…[詳細] |
張趙村 | ~215 | 村莊 | 明崇禎年間,張氏原在無量寺東側租種賈氏土地為生,后賈氏遭禍,所耕土地歸已所有,從原居遷此建村,取名張莊。劉氏住在北部堰河南,取名上坡趙,趙氏居住在原柳…[詳細] |
地名由來:
清初,張姓由今竹園村遷于無量寺(供奉有無量佛)旁建村,村以寺名。
基本介紹:
上蔡縣無量鄉位于上蔡縣城西南12.5公里,地處上蔡、西平、遂平三縣交界。全鄉轄15個行政村,179個村民組,3.9萬人,5.7萬畝耕地。無量寺鄉區位優越,地處三縣交界,人員流動大,商品流通廣,經濟發展環境寬松;無量寺鄉交通便利,南經無量寺至黃埠公路35公里直達駐馬店市,西經重渠1 5公 里可達西平縣域,京珠高速穿境而過,經西上公路可直上京珠高速,三條交通主動脈構成了全鄉便利的交通條件;無量寺鄉資源豐富,糧食資源,水草資源,林業資源,畜牧業資源,勞動力資源都很豐富。
近年來,無量寺鄉黨委、政府緊緊圍繞富民強鄉的奮斗目標,抓基層組織,抓經濟發展,抓項目建設,抓平安穩定,全鄉各項工作都在突
榮譽排行:
2022年9月,無量寺鄉被確定為2022年度河南省”平安農機”示范鄉(鎮)。
歷史沿革:
清初稱無量寺,始有無量寺之名。
清初沿明制,屬陳新里,后屬陳新圖陳蔡里、新堤里。
1931年屬第二區(黃埠)。
1941年屬黃埠鄉。
1949年屬黃埠區。
1956年設無量寺中心鄉。
1957年改為無量寺鄉。
1958年11月屬黃埠人民公社。
1962年成立無量寺人民公社。
1983年改為無量寺鄉。
席栓柱,1965年5月出生,河南省上蔡縣無量寺鄉竹園村人。現任武警北京總隊副司令員,少將 。曾任武警北京總隊第十三支隊(雪豹突擊隊前身)支隊長。榮立一等功1次、二等功1次、三等功8次,被評為“全軍優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