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施古道村 | 隸屬:石林鎮 |
區劃代碼:410603100211 | 代碼前6位:410603 |
行政區域:河南省 | 地理分區:華中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豫F |
長途區號:0392 | 郵政編碼:456600 |
城鄉分類:村莊 | 分類代碼:220 |
地名由來:
據以前有一條從鹿樓集通往彰德府的古道路,后有施姓居此建村,故名。
基本介紹:
一、村名的由來及演變
施古道村,據載明代初,名門望族師姓從洪洞縣移民遷徙至河南的途中, 在此地居住,定名師家谷道,寓意安居樂業,糧食豐產。 后來因鶴壁集通往彰德府(中國古代行政區劃,治所在安陽縣<今河南省安陽市>) 的道路,通過本村,村名逐漸演變為施古道。民國時期至20世紀70年代,安陽、濮陽等地居民從鶴壁集運輸生產、生活用煤,從村內經過,絡繹不絕。現村內主要姓氏為崔、王、馮、李。民風淳樸。20世紀60年代,生產隊時,本村安排社員生產、農業灌溉條件建設等各項工作比較先進,施古道與張家窯合并組建高級農業生產團結合作大隊,村內學校教育完善,從小學至初中;農業灌溉條件好,全村農田,3天可以灌溉
歷史沿革:
1958年建施古道大隊,屬石林人民公社。
1966年屬郊區石林人民公社。
1984年設施古道村民委員會,屬郊區石林鄉。
1998年屬山城區石林鄉。
2010年屬山城區石林鎮沿用至今。
周邊相關:
施古道村附近有石林軍事會議舊址、盤石頭水庫、鶴壁李家大院、鹿樓冶鐵遺址、楓嶺公園、鶴壁白龍廟等旅游景點,有無核蜜棗、浚縣大碾蘿卜、浚縣小河白菜、善堂花生、淇河鯽魚等特產,有廟會(浚縣正月古廟會)、西路大平調、民間社火(浚縣民間社火)等民俗文化。
區劃:河南省·鶴壁市·山城區·石林鎮·施古道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