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王店鎮 | 隸屬:內鄉縣 |
區劃代碼:411325107 | 代碼前6位:411325 |
行政區域:河南省 | 地理分區:華中地區 |
行政級別:鎮 | 車牌代碼:豫R |
長途區號:0377 | 郵政編碼:473000 |
轄區面積:約106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3.42萬人 |
人口密度:約323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19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馬堂村 | ~200 | 村莊 | 明末馬姓由山西洪洞縣遷此,因此地原有一座娘娘廟堂,故名馬堂![詳細] |
王灣村 | ~201 | 村莊 | 明末、清初陳、王二姓分別由山西洪洞縣、鎮平硯臺村遷此,因處河灣取名陳王灣,后王姓人口猛增,故稱王灣。…[詳細] |
薛崗村 | ~202 | 村莊 | 明代薛姓由山西洪洞遷此平崗上居住,故名薛崗。因本鄉有兩個薛崗,1982年地名普查時更名為南薛崗![詳細] |
石橋村 | ~203 | 村莊 | 明末李姓由山西洪洞縣遷于任溝村南小石橋處建村,故名石橋。…[詳細] |
薛河村 | ~204 | 村莊 | 清初薛姓由本地老莊村遷居于小河東岸建莊,故名薛河。…[詳細] |
顯圣廟村 | ~205 | 村莊 | 據《內鄉北古張氏祖譜》記載:明洪武十八年(1368)張氏祖宗居于顯圣廟南側,村以廟名![詳細] |
均張村 | ~206 | 村莊 | 清中葉部分張姓由馬山口鎮張崗村遷此,分成北、中,南三個居民點,因各居民點人口平均,故名均張![詳細] |
宋溝村 | ~207 | 村莊 | 明朝中期宋氏二兄弟由山西洪洞縣大槐樹遷于兩嶺相夾溝中居住,故名宋溝![詳細] |
雷溝村 | ~208 | 村莊 | 明末雷姓由山西洪洞縣遷此,因處溝內,故名雷溝![詳細] |
堰張村 | ~209 | 村莊 | 清代張姓由本縣湍東鎮小堰河村遷此建莊,為懷念先祖取名堰張![詳細] |
楊灣村 | ~210 | 村莊 | 據楊氏族譜記載:明洪武年間始祖楊得春攜帶兩個兒子由山西洪洞縣遷此,長子名樹,隨父居默河東岸楊集,次子楊林,居住默河西岸拐灣處得名楊灣![詳細] |
四張村 | ~211 | 鎮鄉結合區 | 據張氏家譜記載:清順治年間張姓由本縣大橋鄉張灣村遷此,因來者在兄弟中排行老四,故名四張。…[詳細] |
崗樊村 | ~212 | 村莊 | 清初樊姓由今馬山口鎮樊崗村遷此,為區別樊崗故名崗樊![詳細] |
馬溝村 | ~213 | 村莊 | 據馬氏族譜記載:明中葉馬氏宗祖馬老五由山西洪洞縣遷于坡溝處居住,與當地裴姓女子成婚生三子,分居兩個居民點,在北面被稱為前馬溝。…[詳細] |
劉觀村 | ~214 | 鎮鄉結合區 | 據村內劉氏祠堂碑文記載:劉氏宗祖劉什一明初由山西洪洞縣遷于默右奉仙宮居焉,因劉氏宗祖重修道觀奉仙宮,并立老君像(舊時敬老君的地方為觀),故名劉家觀,后…[詳細] |
黃河村 | ~215 | 鎮鄉結合區 | 黃姓居于默河岸邊,故名黃河。民國時期為楊集區黃河保。1948年后屬楊集區王店鄉轄。1956年為楊集區黃河鄉。1958年為黃河大隊,屬楊集公社。1962…[詳細] |
周營村 | ~216 | 鎮鄉結合區 | 周氏宗族周任志帶領二兄弟由山西洪洞縣遷此建莊,相對小周營,故名大周營![詳細] |
王店村 | ~217 | 鎮中心區 | 王店,又名王家店,是內鄉、鎮平兩縣鄰界的古集鎮。據王姓族譜記載,明萬歷年間王氏祖宗王亮由鎮平縣晁陂遷此,并設集開騾馬店得名王家店,后簡稱王店![詳細] |
河東村 | ~218 | 村莊 | 據王氏祖譜記載,清初王姓由王店村委會遷居于默河東岸,得名店子河東,后簡稱河東![詳細] |
地名由來:
據記載,明萬歷年間王氏先祖王亮由鎮平縣晁陂遷此,并開騾馬店,成集后稱王家店,簡稱王店。
基本介紹:
王店鎮位于內鄉縣城北約20公里處,總面積106平方公里,總耕地面積4740公頃,總人口52336人,其中農業人口47557人,主要以漢族為主,雜居有少量蒙、回族。人口自然增長率為3.7%,,下轄19個行政村,123個自然村,289個村民小組。該鎮地理位置優越,交通便利,北通旅游勝地寶天曼,南接312國道,國家二級戰備公路灌二公路穿境而過。境內無山,平丘兼有,土壤肥沃,水源豐富,環境優美,民風淳樸。
近年來,王店鎮經濟社會得到了全面協調發展;A建設上,創新機制,多方籌資,建成了世紀大道、人民廣場一大批精品工程,拉大了集鎮框架。全鎮政通人和,社會穩定。據統計,2009年底,全年農業總
歷史沿革:
1941年為王店鄉。
1949年仍為王店鄉。
1955年設王店中心鄉。
1958年成立王店公社。
1984年改設王店鄉。
1998年改置王店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