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湍東鎮 | 隸屬:內鄉縣 |
區劃代碼:411325104 | 代碼前6位:411325 |
行政區域:河南省 | 地理分區:華中地區 |
行政級別:鎮 | 車牌代碼:豫R |
長途區號:0377 | 郵政編碼:473000 |
轄區面積:約123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8.64萬人 |
人口密度:約702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1個社區、26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湍東社區 | ~001 | 鎮中心區 | 位于湍河東岸,故名。…[詳細] |
江園村 | ~200 | 村莊 | 據江姓由江南遷此,以經營菜園為生,故名民國時期屬城廂鎮江園保。1949年建國后屬城關區江園村。1958年成立江園大隊,屬城關公社。1984年更名為江園…[詳細] |
盆窯村 | ~201 | 鎮鄉結合區 | 居民開設窯場,以燒盆為業而得名。1980年分設盆窯大隊。1984年為盆窯村民委員會,屬城郊鄉。1994年鄉改置鎮,盆窯村民委員會屬湍東鎮,沿用至今。…[詳細] |
下河村 | ~202 | 鎮鄉結合區 | 據因地處湍河下游而得名。民國屬城廂鎮東符營保。1949年屬城關區盆窯鄉。1958年為下河鄉,屬城關公社。1963年建江園大隊。1970年從江園大隊析出…[詳細] |
東符營村 | ~203 | 鎮鄉結合區 | 主居符姓,祖籍山東曲阜縣人,于北宋時逃難遷此,位于鎮東,故名。…[詳細] |
龍園村 | ~204 | 鎮鄉結合區 | 因區域內有烈士陵園而得名,后改為今名。民國時期屬城廂鎮上坡保。1949年屬城關區楊洼村。1958年為楊洼大隊,屬城關公社,后屬城郊公社,因重名1982…[詳細] |
張崗村 | ~205 | 鎮鄉結合區 | 據主居張姓原姓郎,其始祖因避諱更姓張,于山東澥洲蛇動村遷此,因地處崗坡,故名。…[詳細] |
東王溝村 | ~206 | 鎮鄉結合區 | 王姓明代從鄧州市王坦莊遷此,因建村溝中,為區別村西300米處的西王溝,故名。…[詳細] |
東王營村 | ~207 | 鎮鄉結合區 | 主居王姓,據家譜記載,明代由今鄧州市王坦莊遷此,處縣城以東,故名。…[詳細] |
謝樓村 | ~208 | 鎮鄉結合區 | 據主居謝姓其始祖于明末由本縣余關鄉謝寨村遷此,因建樓房兩座,故名。…[詳細] |
紅堰河村 | ~209 | 鎮鄉結合區 | 傳說村東古時有一小河水呈紅色(混濁),修堰灌田,故名。…[詳細] |
董堂村 | ~210 | 鎮鄉結合區 | 據主居董姓,其始祖于清代初期由山西洪洞縣遷此,因建祠堂1座而得名。…[詳細] |
龐營村 | ~211 | 村莊 | 主居龐姓,其始祖系三國時期名士龐德公的后裔,于明初由開封西華門遷此,故名。…[詳細] |
北符營村 | ~212 | 鎮鄉結合區 | 北符營村位于全村中央位置,故為北符營村。…[詳細] |
五里堡村 | ~213 | 鎮鄉結合區 | 因距縣城北五里,舊時設堡,故名五里堡。民國時期屬趙店鄉五里堡保。1948年屬城關區茨園鄉。1958年成立五里堡大隊,屬城關公社。1984年更名為五里堡…[詳細] |
茶庵村 | ~214 | 鎮鄉結合區 | 傳說清代李姓號十萬曾在通鄂、陜古道搭庵賒茶而得名。…[詳細] |
下洼村 | ~215 | 鎮鄉結合區 | 據主居梁姓由盆窯村分居于此,因地勢低洼,故名。…[詳細] |
屈莊村 | ~216 | 鎮鄉結合區 | 據明末主居屈姓由山西洪洞縣遷此建莊,故名屈莊。…[詳細] |
廟崗村 | ~217 | 村莊 | 因處崗坡上建村,村旁有寺廟,故名。1949年屬岞𪨰趙溝村。1958年成立廟崗大隊,屬城關公社。1984年改設廟崗村民委員會,屬城郊鄉。…[詳細] |
周洼村 | ~218 | 村莊 | 主居周姓清末由淅川縣鵓鴣峪遷此,因地勢低洼而得名。…[詳細] |
西王營村 | ~219 | 村莊 | 相主居王姓王元昌,清初有本鎮東王營遷此,因村北山形如虎,虎頭對村,曾稱虎頭王營。地處東王營西面,后名“西王營”。…[詳細] |
趙溝村 | ~220 | 村莊 | 據主居趙姓由趙店乞討到此,因建村溝內,故名。…[詳細] |
花園村 | ~221 | 村莊 | 傳說古時內鄉有一知縣于此營建花園數畝而得名。…[詳細] |
清涼廟村 | ~222 | 村莊 | 舊時,有一小廟,清涼避暑,而得名清涼廟。…[詳細] |
老牛鋪村 | ~223 | 鎮鄉結合區 | 彭姓于元朝由內鄉縣城南遷此,尚姓、孫姓明初由今師崗鎮曹營村委會遷入。傳說宋名將岳飛(另有傳宋名將楊七郎)用火牛陣擊敗金兵后,皇封此牛不得宰殺,死后埋此…[詳細] |
龍頭村 | ~224 | 鎮鄉結合區 | 因地形地貌形似龍頭,故名。民國時期屬清泉鄉老牛鋪保。1949年建國后屬岞𪨰老牛鋪村。1950年后屬岞𪨰老牛鋪鄉。195…[詳細] |
羅崗村 | ~225 | 鎮鄉結合區 | 據明代以前羅姓居住,因地處土崗而得名。民國時期屬城廂鎮堰莊保。1949年屬城關區羅崗村。1950年后屬城關區羅崗鄉。1958年成立梁洼大隊,屬城關人民…[詳細] |
地名由來:
位于湍河東岸,故名。
基本介紹:
湍東鎮
代碼:411325104
2006年,轄1個居委會、26個村委會:湍東居委會、江園村、盆窯村、下河村、東符營村、龍園村、張崗村、東王溝村、東王營村、謝樓村、紅堰河村、董堂村、龐營村、北符營村、五里堡村、茶庵村、下洼村、屈莊村、廟崗村、周洼村、西王營村、趙溝村、花園村、清涼廟村、老牛鋪村、龍頭村、羅崗村。
文化旅游:
茶庵遺址為新石器時代,位于內鄉縣城北湍東鎮茶庵村。東距湍河400米,西依螺獅河。整個遺址呈長方形,呈東南、西北走向,長500米,寬300米,總面積15萬平方米,文化層堆積厚度約1米~10米,
歷史沿革:
明成化二十年(1484)為城保。
永歷十二年(1658)為渚陽保。
1941年為城廂鎮。
1949年改為城關區。
1955年設立城關中心鄉。
1958年成立城關公社。
1971年更名城郊公社。
1984年改設城郊鄉。
1994年改置湍東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