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常袋鎮 | 隸屬:孟津區 |
區劃代碼:410313109 | 代碼前6位:410313 |
行政區域:河南省 | 地理分區:華中地區 |
行政級別:鎮 | 車牌代碼:豫C |
長途區號:0379 | 郵政編碼:471000 |
轄區面積:約41.7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1.68萬人 |
人口密度:約403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1個社區、18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常代社區 | ~001 | 鎮中心區 | 相傳魏晉時有一個酒仙在此有一酒仙坊,“竹林七賢”之一劉伶來此,酒畢付錢,酒仙拿出一仙袋要求裝滿一代糧食即可,糧倉已盡也未裝滿,后大家把酒仙坊所在的村莊…[詳細] |
東小梵村 | ~201 | 村莊 | 據嶺上有一小梵寺,寺東村為東小梵,寺西村的為西小梵,因居東,故稱東小梵。…[詳細] |
潘莊村 | ~202 | 村莊 | 潘莊村很早以前叫盼架莊,有盼望圣駕到來之意,經多年沿變,成為當今的潘莊。…[詳細] |
西小梵村 | ~203 | 村莊 | 據傳嶺上有一小梵寺,寺東為東小梵,寺西的為西小梵,因居西,故稱西小梵。…[詳細] |
酒流凹村 | ~204 | 村莊 | 據晉朝劉凌酒量過人,百盞不醉,一次喝了嵇康造的酒,行至中途,酒醉嘔吐,酒流至凹地,酒流凹之名由此而來。…[詳細] |
姚凹村 | ~205 | 村莊 | 因地處凹地,住戶多姓姚,故名姚凹。1951年成立姚凹鄉。1953年成立初級社。1955年成立高級社。1958年屬姚凹連。1961年成立姚凹大隊,屬常袋…[詳細] |
馬嶺村 | ~206 | 村莊 | 因居民點住戶多姓馬,且住在東山嶺之上,故取名馬嶺。…[詳細] |
石碑凹村 | ~207 | 村莊 | 石碑凹原名宣武村,據傳說是唐武則天的花園,后來宋代開國元勛石守信葬在這里,逐漸形成了石守信家族陵墓,陵前立起高大石碑多幢,因石碑高大而多,改名為石碑凹…[詳細] |
趙溝村 | ~208 | 村莊 | 該居民點原住戶姓趙,沿溝居住,故取名為趙溝。…[詳細] |
英古村 | ~209 | 村莊 | 曾用名櫻桃溝,據傳溝內有櫻桃樹,桃味甘美。皇帝出巡到此,嘗后贊不絕口,旨令櫻桃作貢物,故取名櫻桃溝。因“櫻”與“英”同音,且當年的櫻桃樹早已經不存在成…[詳細] |
拐棗坪村 | ~210 | 村莊 | 拐坪村原名拐棗坪村,據在東西溝沿和小西坡長滿拐棗樹,特點是枝條曲彎,果實也是細長而味香甜可口,因此前輩取名拐棗坪,后稱拐坪。…[詳細] |
西楊溝村 | ~211 | 村莊 | 因楊姓最早在此占產立莊,且沿溝居住,也叫楊家溝,今稱為楊溝。…[詳細] |
土門溝村 | ~212 | 村莊 | 據傳該居民點溝底有個古洞,洞口與門道相似,而得名。…[詳細] |
半坡村 | ~213 | 鎮鄉結合區 | 據傳明朝前,無人居住,村后邊有一座寺院,前面有尼姑庵,庵前有條溝,溝里有泉水,取名龍泉庵,后來這里住上了人家,常有人問龍泉庵在什么地方,回答是在半坡上…[詳細] |
武家灣村 | ~214 | 鎮鄉結合區 | 因該居民點武姓人多,地形無規則,彎彎曲曲,形成村莊,所以俗稱武家灣。…[詳細] |
小崔溝村 | ~215 | 村莊 | 山西洪洞大遷民,弟兄二人由山西洪洞遷入朝陽大崔溝定居,數年后,弟兄分居,一支遷入常袋沿溝而居,故名小崔溝。…[詳細] |
趙洼村 | ~216 | 村莊 | 早期趙氏族人在此建立村莊,且地勢低洼,故名趙凹。…[詳細] |
東地村 | ~217 | 村莊 | 據傳很早以前陽坪村東有一大片土地,當時無人居住,后來住戶搬到了這里,慢慢形成了村莊,取名東地。…[詳細] |
常平村 | ~218 | 村莊 | 2002年5月因小浪底水利樞紐工程,馬屯鎮下梭羅溝村和橫水鎮光華村移民于此,取意為常常平安。…[詳細] |
地名由來:
相傳魏晉時有一個酒仙在此有一酒仙坊,“竹林七賢”之一劉伶來此,酒畢付錢,酒仙拿出一仙袋要求裝滿一代糧食即可,糧倉已盡也未裝滿,后大家把酒仙坊所在的村莊稱做“長袋村”。“長袋村”這個名字似有指責酒仙貪財之嫌,后改“長”為“常”,取“正常”、“平常”之意而得名。
基本介紹:
孟津縣 轄鄉。1956年由洛陽縣劃入孟津縣 。1958年建常袋公社,1984年改鄉。位于縣境西南部,面積41.7平方公里,人口2.4萬。小浪底工程專用公路、洛(陽)孟(津)公路縱橫過境。轄常袋、東小梵、潘莊、西小梵、酒流凹、姚凹、馬嶺、趙溝、英古、楊溝、土門溝、半坡、武家灣、崔溝、石碑凹、趙洼、拐棗平17個村委會。鄉鎮企業以從事商貿、建材、機械、輕工等業為主。農業主產小麥、玉米、煙葉,盛產蘋果,飼養黃牛、豬、羊。
榮譽排行:
2023年9月,常袋鎮被確定為2023年度河南省”平安農機”示范鄉(鎮)。
2023年8月,農業農村部、財政部發布首批國家農業產業強鎮名單,常袋鎮(石榴)榜上有名。
2022年3月,常袋鎮被確定為2021年度洛陽市文明村鎮。
2021年4月,常袋鎮入選農業農村部、財政部2021年農業產業強鎮創建名單。
2020年7月,全國愛衛會命名常袋鎮為2017-2019周期國家衛生鄉鎮(縣城)。
文化旅游:
菠蘿窯遺址位于孟津縣常袋鄉半坡村菠蘿窯自然村金水河北岸丘陵臺地。2008年1月15日,孟津縣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三批文物保護單位。菠蘿窯遺址,南北長310米,東西寬270米,面積83200平方米
歷史沿革:
1955年撤銷洛陽縣后,屬孟津縣管轄。
1962年設立常袋人民公社。
1984年改為常袋鄉。
2011年撤鄉設鎮。
2021年撤銷孟津縣、吉利區,設立洛陽市孟津區,常袋鎮屬孟津區管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