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番良村 | 隸屬:原康鎮 |
區劃代碼:410581109234 | 代碼前6位:410581 |
行政區域:河南省 | 地理分區:華中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豫E |
長途區號:0372 | 郵政編碼:455000 |
城鄉分類:村莊 | 分類代碼:220 |
地名由來:
原名“璠糧”,因村南有座“王臂嶺”,據《中國名將》一書記載和當地地名證實,此地即是岳飛帳下小官王佐斷臂,潛入金營,離間降將陸文龍之地。金軍撤退后,難民四散逃命,在當地丟下許多珠寶玉器及糧食等物。這里有了村莊后,便稱村名為“璠糧”。解放后,人們忽視了村名的含意,只圖書寫方便,曾先后用過“磻良”、“番良”、“反良”等名。1980年地名普查,當事人也未曾深究,將村名定為“番良”。
基本介紹:
番良村地處林州市原康鎮南部山區,北鄰原康鎮椒楝峪村、西鄰輝縣市北岸泉村、南鄰茶店鎮道節村、東鄰茶店鎮大峪村;距離原康鎮政府12公里,人口500余人;耕地面積360畝,林地面積6960畝;經濟發展主要以林果業、種植業、養殖業為主;主要特產有核桃、柿子、山楂、花椒、小米、芝麻、紅豆、紅薯、馬鈴薯等;村中民風淳樸、生活安逸;翠柏縈繞的黃尖腦,巍峨高聳的兩半腦,歷史悠久充滿傳說的大寨腦、王臂嶺等高山峻嶺以及漫山遍野的銀杏花、野桃花、山菊花、梨花、山楂花使得番良村成為人們養生休閑、旅游勝地。
番良村與圪垱村、小池口村、硯華臺村、龍口村、岸下村、申家洼村、連家坡村、椒楝峪村、大荒村、重興店村、栗園村、南覓村、曹家溝村、宋村崗村相鄰。
歷史沿革:
1946年設村。
1955年,稱番良農業合作社。
1958年,稱原康公社番良生產大隊。
1983年,撤社改鄉,稱原康鄉番良村民委員會。
1994年,撤縣設立林州市,稱林州市原康鄉番良村民委員會。
1996年,撤鄉設鎮,稱林州市原康鎮番良村民委員會,名稱沿用至今。
周邊相關:
番良村附近有紅旗渠-太行大峽谷旅游景區、太行屋脊景區、太行大峽谷風景名勝區、林慮山國際滑翔基地、安陽萬泉湖、中華古板栗園等旅游景點,有林州茶店太行菊、林州茶店柿餅、東崗花椒、東崗核桃、林州東姚小米、林州茶店山楂等特產,有周易文化、落腔、岳飛傳說、大弦戲、淮調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