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北社村 | 隸屬:克井鎮 |
區劃代碼:419001100207 | 代碼前6位:419001 |
行政區域:河南省 | 地理分區:華中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豫U |
長途區號:0391 | 郵政編碼:454600 |
城鄉分類:村莊 | 分類代碼:220 |
地名由來:
傳南北朝時和勛掌村相連共為一村,因處北部,時名勛掌北社。后被洪水沖毀,在原村村址北建新村后與勛掌分離,簡稱今名。
基本介紹:
北社村位于克井鎮政府西5公里處,轄15個居民組,515戶,2146人,1390個勞動力,43名黨員,耕地2247畝。北社支村兩委共3人,支部書記兼村委主任薛軍民負責全面工作,在上級黨委、政府的領導下,北社村堅持改革為先,發展為上,民生為本,強化農村發展觀念,積極實施興村富民舉措。
1、抓黨建、帶黨員、促發展、踐行科學發展觀。我村本著生產發展、生活富裕、鄉村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目標要求,加大力度對村排水溝進行修建與蓋板,并對排水溝兩側進行硬化、綠化,村東6米路進行水泥硬化,成立專門環衛整治小組,極大的改善了村容村貌。
2、積極實行科學種田,保證農民穩產豐產。多年來我村始終圍繞農
文化旅游:
位于濟源市克井鎮北社村西,1994年8月動工,1995年3月25日建成,呈長方形,坐北朝南,中后部為烈士碑亭,六角形,鋼筋水泥結構,碑高2.36米,寬0.72米,正面楷書“薛子中烈士之墓”,
歷史沿革:
1949年屬濟源縣四區。
1955年屬濟源縣克井中心鄉。
1958年屬克井人民公社,名為北社生產大隊。
1983年改公社為鄉,屬克井鄉,名為北社村民委員會。
1991年撤鄉建鎮,屬克井鎮,名為北社村民委員會。
周邊相關:
北社村附近有薛子忠就義紀念地、銀河峽、濟源王屋山風景區、五龍口、濟源黃河三峽、濟源伊利乳業工業旅游景區等旅游景點,有濟源冬凌草、濟源核桃、天壇硯、寺郎腰大蔥、濟源盤硯、濟源玉皇李等特產,有愚公移山傳說、邵原神話群、燈彩(汴京燈籠張)、愚公移山傳說、邵原神話群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