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張家溝村 | 隸屬:姬家山鄉 |
區劃代碼:410602201207 | 代碼前6位:410602 |
行政區域:河南省 | 地理分區:華中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豫F |
長途區號:0392 | 郵政編碼:456600 |
城鄉分類:村莊 | 分類代碼:220 |
地名由來:
據張氏家譜載,清乾隆年間,張氏在此立戶建村,村址在山溝,故名。
基本介紹:
一、地理位置
張家溝村位于鶴山區姬家山鄉政府所在地7公里,全村總面積7500余畝,其中耕地450畝,荒山面積7000余畝,村集體年收入15萬元。
二、人口分布
張家溝村共有自然村3個。分別為:張家溝、老王巖、庵子溝85戶,總人口204人,
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有54戶133人。2020年底全部脫貧。全村共有中共黨員25人,村兩委干部4人。
三、基礎設施建設情況
村內有文化廣場、文化舞臺、文化書屋。全村農村電網入戶改造達100%,移動無線通信網絡覆蓋達100%,電視網絡覆蓋達100%,村內主干道已硬化為水泥路,飲水為集中供給自來水,另家家戶戶都有水池。
四
榮譽排行:
2023年12月,河南省農業農村廳認定張家溝村為河南省第三批省級一村一品示范村鎮(休閑旅游)。
2023年11月,張家溝村被認定為第三批全國鄉村治理示范村。
2023年6月,張家溝村被命名為河南省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區)。
2023年1月,河南省愛衛辦命名張家溝村為2022年度河南省健康村莊。
2022年12月,張家溝村被認定為河南首批鄉村康養旅游示范村。
2020年9月,張家溝村入選2020年河南省鄉村旅游特色村名單。
歷史沿革:
1958年建張家溝生產大隊,屬中山煤礦人民公社。
1960年屬鶴山煤礦人民公社。
1961年屬陳家莊人民公社。
1966年屬郊區紅衛人民公社。
1981年屬郊區鶴壁集人民公社。
1984年設張家溝村民委員會,屬郊區鶴壁集鄉。
1985年屬郊區姬家山鄉。
1998年屬鶴山區姬家山鄉,沿用至今。
周邊相關:
張家溝村附近有五巖山、阿斗寨、三官古廟、鶴壁集古瓷窯遺址、鶴壁滴水巖、訪子山等旅游景點,有王家辿紅油香椿、黑芝麻糍饃饃、浚縣大碾蘿卜、浚縣小河白菜、善堂花生等特產,有廟會(浚縣正月古廟會)、西路大平調、民間社火(浚縣民間社火)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