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前窯村 | 隸屬:涉村鎮 |
區劃代碼:410181116207 | 代碼前6位:410181 |
行政區域:河南省 | 地理分區:華中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豫A |
長途區號:0371 | 郵政編碼:451275 |
城鄉分類: | 分類代碼: |
轄區面積:約3平方公里 |
地名由來:
因地處山前出口附近,民居多窯洞而得名。
基本介紹:
前窯村于1975年由原姜溝大隊分支出來的,為涉村鎮所轄的獨立核算的行政村。同時屬革命老區,原豫西抗日先遺支隊及老三團駐地。前窯村地處豫31省道涉村鎮北側200米,盤龍山下,東鄰淺井村、西和東安村搭界,南與東涉、后村村接壤,北與洪河的盤龍山相隔,楊涉公路縱貫全境,總面積約3平方公里,耕地面積46公頃,有四個自然片六個村民小組,350戶人家約1400口人,有0員43人。
前窯村屬丘嶺地帶,土地貧瘠,農業條件在涉村鎮所轄29個行政村中屬中上等,尤其是在二十世紀七、八十年代,46公頃的耕地面積就有近40公頃處于涉村北大渠(洪河灌區)的覆蓋之下,只要不是遇到特別干旱的年,基本上能旱澇保
歷史沿革:
1948年4月前屬芝羅鄉第十九保(本保含前窯、東安、西坡),后屬第六區(涉村區)姜溝行政村。
1958年屬涉村公社姜溝大隊。
1976年屬前窯大隊。
1983年公社改鄉,為涉村鄉前窯村,同年設立前窯村民委員會。
1990年撤鄉建鎮,為涉村鎮前窯村民委員會。
周邊相關:
前窯村附近有杜甫故里、竹林長壽山、康百萬莊園、天井院、宋陵、鞏義石窟寺等旅游景點,有小相菊花、西義興鹵肉、夾津口橡子涼粉、南河渡石榴、小關柿餅、伊洛鯉魚等特產,有洛神傳說、獅舞(小相獅舞)、小相獅舞、火燒秦檜傳說、少林功夫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