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冠軍村 | 隸屬:張村鎮 |
區劃代碼:411381109201 | 代碼前6位:411381 |
行政區域:河南省 | 地理分區:華中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豫R |
長途區號:0377 | 郵政編碼:473000 |
城鄉分類:村莊 | 分類代碼:220 |
地名由來:
據家譜載,李姓于明洪武年間由山西苪城遷來,清咸豐十一年筑寨,稱冠軍寨。后寨毀,復名冠軍。
基本介紹:
冠軍村位于張村鎮南部,距鎮區4公里遠,豫53線(鄧內路)南北貫穿該村,該村保存有古冠軍侯遺址,冠軍村現有3120人,其中高山族350人,18個村民小組,耕地面積3223畝,有5個自然村,42個黨員,村內有一所小學,爬魚河從村西部流過,鎮道冠楊路東西橫穿該村,80%村民以從事農業為主,主要種植有小麥、玉米、大豆、花生及煙葉等作物,部分村民經營小商品、運輸、農產品半加工和廢舊塑料回收及加工,該村外出務工人員480人,每年該項收入在400萬元左右,冠軍村人均純收入達8000元之多,返鄉創業人員5人,建立有養雞廠、予制板廠、板材加工廠等,該村土地肥沃,適宜小麥生產,是張村鎮小麥主產區,平均畝產在110
文化旅游:
霍去病墓,位于鄧州市張村鎮南冠軍村西,屬市級文物保護單位。該墓緊靠冠軍中學,其東為學校操場。墓底平面呈園形,高7米,底直徑30米,原來范圍較大,后當地群眾在西側和南側拉土,范圍逐漸縮小,墓頂
冠軍城遺址冠軍故城位于今鄧州張村鎮冠軍、蘇樓、湯冢、上倉四村之間,南北長500米,東西寬400米,面積200000平方米。地上可見大量漢代磚瓦,地下多次出土陶器、銅器一類器物。清代曾出土漢代
歷史沿革:
清末民初屬冠軍里。
1936年屬廟溝聯保。
1941年屬文渠鄉。
1949年屬冠軍鄉。
1958年屬文渠公社稱冠軍大隊。
1969年屬張村公社稱冠軍大隊。
1983年冠軍大隊改為冠軍村民委員會,屬張村鄉。
1985年撤鄉設鎮仍屬之。
周邊相關:
冠軍村附近有鄧州霍去病墓、冠軍城遺址、花洲書院、八里崗遺址、岑彭墓、彭而述墓群等旅游景點,有南陽黃牛、劉集黃酒、鄧州市棉花、鄧州小磨油、鄧州胡辣湯、鄧州窩子面等特產,有鄧州越調、泗洲火腿、西坪民歌、南陽漢畫、南陽烙畫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