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后彭埠口社區 | 隸屬:城北街道 |
區劃代碼:411602007002 | 代碼前6位:411602 |
行政區域:河南省 | 地理分區:華中地區 |
行政級別:社區 | 車牌代碼:豫P |
長途區號:0394 | 郵政編碼:466000 |
城鄉分類:城鄉結合區 | 分類代碼:112 |
地名由來:
清初,此地為周家口北部重要渡口之一,因船民多彭姓,兩岸因埠成村后統稱彭埠口,此村因在彭埠口后,故稱后彭埠口。
基本介紹:
后彭埠口社區是河南省周口市川匯區城北街道下轄的社區,城鄉分類代碼為112,為城鄉結合區。區劃代碼為411602007002,居民身份證號碼前6位為411602。郵政編碼為466000,長途電話區號為0394 ,車牌號碼為豫P。后彭埠口社區與下爐村、前石店村、后石店村、西張樓村、李營村、徐營村、李樓村、朱樓村、黃莊村、馬莊村、張夏莊村、邵寨村、邵火廟村、后李多樓社區相鄰。
歷史沿革:
1959年屬周口鎮人民公社彭埠口大隊。
1961年屬周口鎮人民公社。
1964年屬郊區人民公社。
1972年屬北郊公社。
1984年屬北郊鄉。
2000年屬川匯區北郊鄉。
2005年屬川匯區城北街道。
2007年設立后彭埠口社區居民委員會,屬川匯區城北街道。
周邊相關:
后彭埠口社區附近有周口關帝廟、周口華威民俗文化博物苑、川匯區生態游樂園、周口市博物館、周口人民公園、周家口抗戰指揮部舊址等旅游景點,有糟魚、舒莊薯條、鴛鴦鴨、項城白芝麻、淮陽黃花菜等特產,有心意六合拳、泥泥狗、太昊陵廟會、太康道情戲、鄲城泥塑等民俗文化。
區劃:河南省·周口市·川匯區·城北街道·后彭埠口社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