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清化鎮街道 | 隸屬:博愛縣 |
區劃代碼:410822001 | 代碼前6位:410822 |
行政區域:河南省 | 地理分區:華中地區 |
行政級別:街道 | 車牌代碼:豫H |
長途區號:0391 | 郵政編碼:454100 |
轄區面積:約18.7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6.35萬人 |
人口密度:約3396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7個社區、23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八街社區 | ~001 | 鎮中心區 | 八街社區的城鄉分類代碼為121,為鎮中心區![詳細] |
三街社區 | ~002 | 鎮中心區 | 三街社區的城鄉分類代碼為121,為鎮中心區![詳細] |
五街社區 | ~003 | 鎮中心區 | 五街社區的城鄉分類代碼為121,為鎮中心區![詳細] |
六街社區 | ~004 | 鎮中心區 | 六街社區的城鄉分類代碼為121,為鎮中心區。…[詳細] |
七街社區 | ~005 | 鎮中心區 | 七街社區的城鄉分類代碼為121,為鎮中心區![詳細] |
十街社區 | ~006 | 鎮中心區 | 十街社區的城鄉分類代碼為121,為鎮中心區![詳細] |
西關社區 | ~007 | 鎮中心區 | 西關社區的城鄉分類代碼為121,為鎮中心區![詳細] |
西關村 | ~200 | 鎮中心區 | 明萬歷年間,修建清化城后,因位于縣城西門外,故名![詳細] |
三街村 | ~201 | 鎮中心區 | 清代,為便于管理,將清化鎮分為十一個片區,每個片區稱為地方,此處為三地方,民國之后,將地方改稱街,故名三街![詳細] |
五街村 | ~202 | 鎮中心區 | 清代,為便于管理,將清化鎮分為十一個片區,將片區稱為地方,此處為五地方。民國之后,將地方改稱街,故名五街。…[詳細] |
六街村 | ~203 | 鎮中心區 | 清代,為便于管理,將清化鎮分為十一個片區,將片區稱為地方,此處為六地方。民國之后,將地方改稱街。故名六街![詳細] |
七街村 | ~204 | 鎮中心區 | 明萬歷年間,此處立有石牌坊、木牌坊,又稱牌坊街。清代,為便于管理,將清化鎮分為十一個片區,將片區稱為地方,此處為七地方,故名七街![詳細] |
八街村 | ~205 | 鎮中心區 | 清代,為便于管理,將清化鎮分為十一個片區,將片區稱為地方,此處為八地方。民國之后,將地方改稱街,故名八街![詳細] |
十街村 | ~206 | 鎮中心區 | 清代,為便于管理,將清化鎮分為十一個片區,將片區稱為地方,此處為十地方。民國之后,將地方改稱街。故名十街。…[詳細] |
南關村 | ~207 | 鎮中心區 | 明萬歷年間,修建清化城后,位于南城門外,故名南關![詳細] |
牛王廟村 | ~208 | 鎮中心區 | 原名南莊,據村內《明萬歷四十四年(1616)修牛王土地神祠廟碑記》載:以廟改村名牛王廟![詳細] |
牛順莊村 | ~209 | 鎮中心區 | 傳明初,有張姓兄弟三人,以賣藕粉為生,居住成村,取名藕粉莊,因方言諧音叫牛(ǒu)順(fèn)莊。后因方言讀音誤稱牛糞莊,1982年,復名牛順莊。…[詳細] |
高莊村 | ~210 | 鎮中心區 | 傳一個高姓財主在此修建倉庫,后成村,故名。…[詳細] |
官莊村 | ~211 | 鎮中心區 | 傳明洪武帝伐元時,在此駐過官兵,后有人遷來定居成村,故名官莊![詳細] |
小中里村 | ~212 | 村莊 | 傳明成化年間,村中二仙廟大鐵鐘上鑄:宋朝名叫中里村。清道光年間分村,居南,名為小中里。…[詳細] |
磚井村 | ~213 | 鎮中心區 | 明初,明太祖朱元璋部隊北征,路經此處,為取水飲用,在此處建造四口磚井,后有人在此定居,故名磚井![詳細] |
羅莊村 | ~214 | 村莊 | 原名羅圪當,清末改為羅莊。1959年設羅莊生產大隊,屬金城公社。1961年改羅莊生產大隊,屬高廟公社。1963年屬清化公社。1977年屬高廟公社。19…[詳細] |
北朱營村 | ~215 | 村莊 | 傳元末明初朱元璋帶兵經此,扎有南北兩個營,此村為北營地,故名![詳細] |
南朱營村 | ~216 | 村莊 | 傳元末明初,朱元璋部隊從此經過,扎有南北兩個營,此村為南營地址故名![詳細] |
太子莊村 | ~217 | 村莊 | 傳東周末年,西宮為爭奪權勢,迫使正宮逃難到此,在紅山寺內生下太子,故名![詳細] |
前莎莊村 | ~218 | 村莊 | 傳五代后周末年,此處有梳妝村,后改為莎莊村。明初,山西洪洞遷民來此,在原村址之南建莊,故名。…[詳細] |
后莎莊村 | ~219 | 鎮鄉結合區 | 傳五代后周末年,此處有梳妝村,后改為莎莊村。明初,山西洪洞遷民來此,在原村之北建莊,故名![詳細] |
葛莊村 | ~220 | 鎮鄉結合區 | 清康熙年間,葛姓遷此定居,形成村莊故名![詳細] |
高廟村 | ~221 | 村莊 | 相元末此處有一高土臺,臺上有蟲王廟。明初,洪洞縣遷民來此定居,成村后故名。…[詳細] |
王莊村 | ~222 | 鎮鄉結合區 | 據王氏家譜記,明初,王姓由山西洪洞縣遷此定居,故名![詳細] |
地名由來:
清化是由古葵城演變而來。竹書記載,戰國梁惠王元年(前370)有葵城,唐初為太行縣治,宋、金為河內縣清化鎮。
基本介紹:
清化鎮街道辦事處位于博愛縣中部,是全縣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偯娣e28.2平方公里,耕地面積1.8萬畝。2015年元月19日撤銷清化鎮成立清化鎮街道辦事處,轄23個行政村(街)、7個居委會,人口8.3萬人,其中農業人口5.2萬人,46個支部,黨員1403名,村街兩委干部89人。辦事處地域交通便利,靠近月山火車站、焦晉、焦鄭、焦洛高速公路,濟焦新高速公路及鄭常、新洛、博晉等干線公路穿境而過,毗鄰焦作西工業集聚區,是晉煤外運的主要通道和集散地,是豫西北重要交通樞紐。清化鎮是全國重點鎮、全國創建文明村鎮工作先進村鎮、全國人口與計劃生育依法行政示范鄉鎮,并榮獲全國模范調解委員會稱號。
清化鎮街
榮譽排行:
2020年7月,全國愛衛會命名清化鎮街道為2017-2019周期國家衛生鄉鎮(縣城)。
歷史沿革:
1927年屬萬易鄉三圖。
1930年屬第一區。
1954年設清化鎮。
1958年更城關公社。
1960年博愛縣撤銷并入焦作市,屬博愛公社。
1961年恢復博愛縣,設城關公社。
1973年改清化公社。
1982年置城關鎮。
1984年復清化鎮。
2005年高廟鄉并入。
2014年析清化鎮南部區域設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