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友好區 | 隸屬:伊春市 |
區劃代碼:230719 | 代碼前6位:230719 |
行政區域:黑龍江省 | 地理分區:東北地區 |
行政級別:市轄區 | 車牌代碼:黑F |
長途區號:0458 | 郵政編碼:153000 |
轄區面積:約2991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5.43萬人 |
人口密度:約18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1個街道、3個鎮 |
![]() | 人口 | 面積 | 簡介 |
友好街道 | 23.64km2 | 因中蘇友好條約紀念日而得名。1958年成立友好管理區。1964年更名為友好街道。1974年成立友好公社。1982年恢復友好街道。2016年撤銷友好街道…[詳細] | |
上甘嶺鎮 | 上甘嶺,名源于森工企業上甘嶺林業局名。1953年1月,伊春森工管理局于湯旺河兩岸建立森工分局,為紀念抗美援朝戰爭中上甘嶺戰役和紅山戰役的偉大勝利,命名…[詳細] | ||
雙子河鎮 | 因境內雙子河得名。卡爾泰河、石頭河分別匯入一起形成雙子河。…[詳細] | ||
鐵林鎮 | 取“鐵路”、“林業”首字命名鐵林街道。取鐵路與林業之間友好往來之意。…[詳細] |
地名由來:
因森工企業友好林業局名,1953年3月建立林業局,時逢《中蘇友好互助同盟條約》簽訂三周年紀念日,為紀念中蘇友好得名。
基本介紹:
友好區(局)位于黑龍江省東北部,小興安嶺中段南麓,東和上甘嶺、五營區毗鄰,南與伊春區、烏馬河區、翠巒區接址,西與綏棱、沾河林業局為鄰,北與五營、沾河林業局相連。地理坐標為東經128°07′34″~128°59′53″,北緯47°45′56″~48°33′25″。東西橫跨52公里,南北縱越88公里。區址距伊春市區15公里,是伊春市“一主五副”中四個中心城區之一。
郵編:153031。代碼:230704。拼音:YouhaoQu。
友好區位于黑龍江省東北部,小興安嶺中段南麓,距伊春市區15公里,距林都機場24公里,是全市“一主五副”中四個中心城區之一。區行政區劃面積2999.5平方公
榮譽排行:
2021年7月,水利部公布友好區為第四批節水型社會建設達標縣(區)。
2021年5月,根據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結果,友好區人口數量為5.43萬人,位列伊春市各縣區人口數量排行榜第9位,位列黑龍江各縣市區人口數量排行榜第113位,位列全國各縣市區人口數量排名第2729位。
2018年8月,友好區獲得第四批全國法治縣市區創建活動先進單位殊榮。
2017年2月,友好區上榜2016年全國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縣(市、區)名單。
2011年5月,中國科協命名友好區這2011-2015年度全國科普示范縣(市、區)。
歷史沿革:
1931年,“九一八”事變后,居民逐漸增多,形成了自然村落。
1936年,東北抗聯三.六軍在半拉青山一帶建立了后方軍事營地。
1938年,日本濱井眾志公司進入雙子河西岸,開始對林木資源進行掠奪式采伐。
1943年,偽湯原縣在對山農場處設山林警察大隊。
1948年春,南岔林務局在雙子河建第五作業所。
1951年6月6日,成立雙子河森林工業機械化分局,后改為森林工業分局。
1953年1月18日,建立過嶺河森林工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