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衛星鎮 | 隸屬:望奎縣 |
區劃代碼:231221102 | 代碼前6位:231221 |
行政區域:黑龍江省 | 地理分區:東北地區 |
行政級別:鎮 | 車牌代碼:黑M |
長途區號:0455 | 郵政編碼:152000 |
轄區面積:約170.3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1.92萬人 |
人口密度:約113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7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惠頭村 | ~200 | 鎮中心區 | 惠頭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121,為鎮中心區。…[詳細] |
信頭村 | ~201 | 村莊 | 信頭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敏頭村 | ~202 | 村莊 | 敏頭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惠二村 | ~203 | 村莊 | 惠二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水頭村 | ~204 | 村莊 | 水頭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水二村 | ~205 | 村莊 | 水二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廂蘭頭村 | ~206 | 村莊 | 廂蘭頭村是省級新農村建設試點村,省級泥草房改造示范村。經過幾年的生態文明建設,廂蘭頭村住房磚瓦化率達100%;村屯道路硬化率達98%;村屯綠化率和防護…[詳細] |
地名由來:
寓意人們大干快上、趕超先進的愿望。
基本介紹:
衛星,原名惠頭。清末時期建制。一九五六年建立惠頭鄉。一九五八年建立衛星人民公社。一九八四年建立衛星鄉。一九八五年建制衛星鎮。轄廂蘭頭村、水頭村、惠二村、水二村、惠頭村、信頭村、敏頭村7個行政村。行政區劃187平方公里,它位于望奎縣東南部,距縣城19公里,距綏化市轄區30公里。南隔呼蘭河與綏化市的太平川鎮相望。望奎交通大動脈――綏望公路和通江鎮至海豐鎮公路從鎮內穿街而過,是望奎縣東南部地區經濟、文化、信息的中心和交通樞紐、商品物資集散地。具有較強的輻射功能。是縣城極重要的南大門。
經過幾代衛星人艱苦奮斗,貧窮、落后的衛星已改舊顏。展現在我們面前的是繁榮、昌盛的衛星。勤勞、上進的衛
榮譽排行:
2014年7月,衛星鎮被國家住房城鄉建設部等七部委確定為全國重點鎮。
2011年4月,環境保護部授予衛星鎮2011年度國家級生態鄉鎮稱號。
文化旅游:
廟山生態旅游開發區位于黑龍江省望奎縣衛星鎮南部,南北寬4公里,東西長5公里,總面積20平方公里。開發區所在區域屬小興安嶺南邊緣過度地帶,地形由北向南呈階梯狀分布,北為丘陵漫崗,中部是沖積平原
歷史沿革:
清光緒年間(1875-1908),出放通肯段荒地時仿效古“井田法",排列恭、寬、信、敏、惠,此地因“惠"字領頭而得名。
中華民國成立后,1916年9月,劃歸望奎設治局管轄。
1921年設置海豐鎮區,隸屬望奎縣。
東北淪陷后,設惠頭村。
1945年“九三”抗日戰爭勝利后,設置惠頭區。
1951年4月,改為第六區。
1956年4月,撤區劃鄉,劃分為惠頭和水三等鄉。
1958年9月,成立衛星人民公社。
1984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