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上集鎮 | 隸屬:綏棱縣 |
區劃代碼:231226101 | 代碼前6位:231226 |
行政區域:黑龍江省 | 地理分區:東北地區 |
行政級別:鎮 | 車牌代碼:黑M |
長途區號:0455 | 郵政編碼:152000 |
轄區面積:約110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1.29萬人 |
人口密度:約117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9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大興村 | ~200 | 村莊 | 綏化市綏棱縣上集鎮大興村
農業拉動型示范村。組建農機合作社,新建一處稻米加工廠。修建農田路5公里,硬化給排水渠3000延長米,改造中低產田170…[詳細] |
民族村 | ~201 | 村莊 | 民族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諾敏河村 | ~202 | 村莊 | 諾敏河村大力推廣先進適用的農業生產新技術,使水稻產量由過去的430公斤增加到現在的520公斤,增長了17%;村民的人均純收入由2005年的3150元增…[詳細] |
稻香村 | ~203 | 村莊 | 稻香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上集村 | ~204 | 鎮中心區 | 上集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121,為鎮中心區。…[詳細] |
平安村 | ~205 | 村莊 | 平安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天放村 | ~206 | 村莊 | 天放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寶田村 | ~207 | 村莊 | 寶田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國棟村 | ~208 | 村莊 | 國棟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地名由來:
因與綏化下集廠相對而得名。
基本介紹:
綏棱縣轄鎮。1949年為第三區,1958年建東風公社,1960年更名上集公社,1984年置鎮。位于縣境東南部,努敏河南岸。面積110平方公里,人口2.3萬。綏(棱)慶(安)公路過境。轄上集、天放、平安、奮斗、新興、大興、紅旗、民族、國棟、北大、稻香、興旺、寶田、諾敏河14個村委會和4個居委會。鄉鎮企業有建材、米面加工、小農機制造等廠。農業主產水稻、大蒜、黃煙。
".
榮譽排行:
2015年2月,中央文明委決定授予上集鎮第四屆全國文明村鎮稱號。
文化旅游:
寰龍湖莊園位于上集鎮內,距縣城15公里,地處風景秀麗的諾敏河畔,占地35萬平方米。傳說很久以前,有一條龍因愛戀這里而落下云端,龍身化作半拉山,綿延數十里,龍須就是蜿蜒的諾敏河,兩只龍眼在莊園
歷史沿革:
清同治元年(1862)自山東、奉天徙入此地20余家農戶墾荒種地,公議此地為新立屯。
清光緒四年(1878)改稱上集廠。
1915年為綏棱設治局駐地。
1917年為綏楞縣公署駐地。
1921年隸屬綏棱縣。
東北淪陷后,改為綏棱街。
1937年,隸屬綏稜縣。
1941年7月縣公署遷駐興農街。
1946年為第三區人民政府駐地。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設置上集鎮。
1958年,改稱東風公社。
1961年將東風公社劃分為上集、泥
清末民初,原籍山東省萊州府、綏棱黑陶創始人寇化林,承繼祖傳瓦盆、瓦罐等土陶制作技藝,來到綏棱上集鎮,建立了綏棱第一家民間土陶作坊。1960年代初期,黑龍江省工藝美術研究所劉家第先生,在一次民間藝術考察
“上游水”牌大米是綏棱縣上集鎮上游水米業公司生產的優質綠色食品大米。企業位于上集鎮內,擁有固定資產740萬元,流動資金1150萬元。公司占地面積2.8萬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積3750平方米,公司擁有日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