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莽格吐達斡爾族鄉 | 隸屬:梅里斯達斡爾族區 |
區劃代碼:230208200 | 代碼前6位:230208 |
行政區域:黑龍江省 | 地理分區:東北地區 |
行政級別:鄉 | 車牌代碼:黑B |
長途區號:0452 | 郵政編碼:161000 |
轄區面積:約98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5200人 |
人口密度:約53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3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莽格吐村 | ~200 | 村莊 | 莽格吐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三間房村 | ~201 | 鄉中心區 | 三間房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10,為鄉中心區。…[詳細] |
西地房子村 | ~202 | 村莊 | 西地房子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地名由來:
源于境內莽格吐村名。“莽格吐”是達斡爾語“莽格”的音譯,野菜名,俗稱莽格菜。
基本介紹:
齊齊哈爾市梅里斯達斡爾族區轄鄉。1956年置莽格吐達斡爾族鄉,1961年改莽格吐公社,1984年復置鄉。位于區境東北部,嫩江西岸,距區府60公里。面積98平方公里,人口0.7萬,達斡爾族人口占31%。齊齊哈爾至查哈陽公路過境。轄三間房、莽格吐、大拉臺、小拉臺、東崗子、西地房子、小紅星7個村委會。鄉鎮企業有面粉加工、毯等廠。農業主產玉米、大豆。畜牧業發達,有“奶牛之鄉”之稱。.
歷史沿革:
莽格吐村,形成于清雍正八年(1730)左右,是達斡爾族聚居的村屯。
清同治三年(1864)稱“莽格爾圖”,清末稱莽格吐。
清代隸屬齊齊哈爾副都統管轄。
清末民初,先后隸屬黑水廳和龍江府管轄。
1913年以后,隸屬龍江縣管轄。
東北淪陷后,初隸臥牛吐鄉保,后隸臥牛吐村。
1945年“九三"抗日戰爭勝利后,1946年6月,隸屬龍江縣臥牛吐區,1948年劃歸第八區管轄。
1954年10月,劃歸齊齊哈爾市,隸屬臥牛吐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