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3年設立殷村鎮。
1956年改鄉,殷村鎮行政區劃,河北省石家莊市元氏縣殷村鎮地名資料">
地名:殷村鎮 | 隸屬:元氏縣 |
區劃代碼:130132101 | 代碼前6位:130132 |
行政區域:河北省 | 地理分區:華北地區 |
行政級別:鎮 | 車牌代碼:冀A |
長途區號:0311 | 郵政編碼:051130 |
轄區面積:約34.13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2.5萬人 |
人口密度:約732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14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因村村 | ~201 | 鎮中心區 | 根據記載,本村原名“因村”,在1931年重修縣志時,因村民對修志工作表現出極大支持并殷勤接待修志人員,故更名為“殷村”,取“殷勤”之意。這一名稱的正式…[詳細] |
西郝村 | ~202 | 鎮鄉結合區 | 相傳唐代此地有一土壕,兩側有村,壕東為東郝,壕西為西郝,后東郝搬遷,只存西郝,“郝”字是“壕”衍化而來,故名。…[詳細] |
位村村 | ~203 | 鎮鄉結合區 | 相傳,以魏姓人家居多,故名魏村。沿用至今,F魏姓已絕。…[詳細] |
褚莊村 | ~204 | 鎮鄉結合區 | 明朝時期,燕王掃北君,此地無人,從山西洪洞縣遷來數戶,其中有一戶姓褚,取名褚莊。盡管現在村內已無褚姓人家,但村名依然保留著這一歷史痕跡![詳細] |
南吳會村 | ~205 | 村莊 | 相傳,有一位吳姓領兵人曾在此地聚會練兵,后來在此地建立了兩個村莊,南北對稱分布,此村位于南邊,因此得名南吳會村![詳細] |
故城村 | ~206 | 村莊 | 故城村的村名由來與戰國時期趙國的公子元有關。公元前255年,趙孝成王將原屬中山國的一塊土地封給了他的哥哥公子元,并在此地筑城,命名為“元…[詳細] |
紅旗村 | ~207 | 村莊 | 一九六八年由平山縣黃壁莊水庫淹沒區川坊村遷來的部分居民所建的一個村莊,時正值文化革命,便隨當時形勢,定名為紅旗村![詳細] |
小留村 | ~208 | 村莊 | 相傳當時本村東西北三面都曾被金水河環繞,因河是條小河流,故取村名為小流,后衍化為小留。…[詳細] |
北呈村 | ~209 | 村莊 | 相傳唐明皇,曾途徑此地自北南行一程,后建一村稱為南程,本村居北故名北程,歷代沿用至今。據傳明永樂年間有張姓四兄弟自山西洪洞縣遷來,分局閻堡,北程,黑水…[詳細] |
南呈村 | ~210 | 村莊 | 相傳唐玄宗曾途經此地自北南行一程至此,后建一村莊稱為南程,故名![詳細] |
趙村村 | ~211 | 村莊 | 根據村中寺碑記載,趙村古稱“許有村”,后來在隋代改為“照村”,寓意南依金水河映照得更加秀麗。隨著時間的推移,“照村”逐漸衍化為“趙村”,…[詳細] |
陳郭莊村 | ~212 | 村莊 | 陳郭莊村的村名由來可以追溯到清朝光緒年間的縣志記錄。根據《清光緒《元氏縣志》》,陳郭莊村原為姓氏取名的陳郭二莊,民國時合為一村,改稱陳郭…[詳細] |
院家村 | ~213 | 村莊 | 院家村原名“鴨鴨村”,因村民多養鴨而得名。后來,在明代更名為院家村,寓意“有院有家又有村”,顯得更加文明。…[詳細] |
牛家樓村 | ~214 | 村莊 | 相傳清朝康熙年間,曾是巡檢牛熏的一處莊園,并蓋樓一座。乾隆年間從城內東街遷來牛光曾兄弟三家,后發展成村,遂以牛姓人家和那座樓命名為牛家樓。…[詳細] |
地名由來:
因鎮人民政府駐地位于殷村而得名。1931年重修縣志,因該村人支持重修縣志,殷勤接待,故名殷村。
基本介紹:
因村鎮簡介
面積34.13平方千米,人口13651人。鄉0駐因村鎮,郵編051130。
[區劃]
[地名]
由鄉政府駐地而得名。
榮譽排行:
2021年10月,河北省愛衛會命名殷村鎮為2020年度河北省衛生鄉鎮。
2014年7月,殷村鎮被國家住房城鄉建設部等七部委確定為全國重點鎮。
歷史沿革:
1953年設立殷村鎮。
1956年改鄉;1958年成立殷村人民公社;1984年復置鄉。
1988年撤鄉建殷村鎮;1996年北程鄉并入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