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于家鄉 | 隸屬:井陘縣 |
區劃代碼:130121202 | 代碼前6位:130121 |
行政區域:河北省 | 地理分區:華北地區 |
行政級別:鄉 | 車牌代碼:冀A |
長途區號:0311 | 郵政編碼:050300 |
轄區面積:約33.5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7058人 |
人口密度:約211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12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于家村 | ~201 | 村莊 | 于家村位于河北省井陘縣中西。1998年11月1日被河北省民俗學會命名為“于家石頭民俗村”。
于家村也稱石頭村,距今已有五百余年歷史。明代…[詳細] |
史家村 | ~202 | 村莊 | 史家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樊家村 | ~203 | 村莊 | 樊家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張家村 | ~204 | 村莊 | 張家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康家村 | ~205 | 村莊 | 康家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郝家坡村 | ~206 | 村莊 | 郝家坡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高家坡村 | ~207 | 村莊 | 高家坡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狼窩村 | ~208 | 村莊 | 相傳,明弘治年間(1573年-1620年)李氏自本縣柏山巖遷此立莊。…[詳細] |
當泉村 | ~209 | 村莊 | 當泉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水窯洼村 | ~210 | 村莊 | 水窯洼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南張井村 | ~211 | 村莊 | 南張井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張井溝村 | ~212 | 村莊 | 張井溝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地名由來:
據《于氏書譜》記載,明萬歷年間老祖宗于氏從本縣南峪遷居此地立莊,得名于家。
基本介紹:
于家鄉轄12個行政村,總面積33.5平方公里。于家鄉是全縣重要的鈣石基地和大棗種植基地,境內還有省級文物重點保護單位——于家明清古村落,于家村的石頭民俗旅游遠近馳名。全鄉現有耕地總面積11851畝。全鄉2176戶,總人口7058人。
近年來,于家鄉在縣委、縣0的正確領導下,以-理論和“-”重要思想為指導,緊緊圍繞縣委、縣0提出的實施“五大戰略”、打造“四張名片”的總體部署,堅持和落實科學發展觀,從鄉情出發,制定并完善了“念好石頭經,唱好旅游戲,修好富民路,辦好強鄉廠,打好山區開發仗”的發展思路。全鄉民營經濟、基層黨建、文明生態村創建、綜合治理、計劃生育、民心工程等實現新突破,全鄉經濟建設和社
榮譽排行:
2023年12月,石家莊市鄉村旅游重點村鎮名單發布,于家鄉榜上有名。
2023年10月,于家鄉被確定為第三批河北省鄉村旅游重點鎮。
歷史沿革:
自秦漢井陘置縣以來,中國封建王朝雖迭次更替,而于家鄉隸屬井陘縣管轄的關系始終未變;清雍正間為轄14村之白廟莊;1931年全縣區制劃一共設5區275鄉,于家為第24鄉,隸井陘路南區所屬;1937年,白廟莊轄14個村;1953年屬一區于家鄉;1956年鄉轄村為于家鄉,1958年八月為城關公社轄;1961年五月為于家公社;1984年2月改公社為鄉,稱于家鄉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