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南堡鄉 | 隸屬:邯山區 |
區劃代碼:130402200 | 代碼前6位:130402 |
行政區域:河北省 | 地理分區:華北地區 |
行政級別:鄉 | 車牌代碼:冀D |
長途區號:0310 | 郵政編碼:056100 |
轄區面積:約52.5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12.16萬人 |
人口密度:約2316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14個社區、35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東小屯社區 | ~001 | 城鄉結合區 | 東小屯社區的城鄉分類代碼為112,為城鄉結合區。…[詳細] |
北堡高社區 | ~002 | 城鄉結合區 | 北堡高社區西至支漳河,北至長湖橋,東至北堡楊,南至北堡楊。相傳戰國時期,這一帶有南、北、中三個北堡,后來改為大北堡,新中國成立后,大北堡分為四個村,改…[詳細] |
北堡張社區 | ~003 | 城鄉結合區 | 北堡張社區東至東環南延線、南至北堡楊、西至京珠高速路口、北至小北堡。相傳戰國時期,這一帶有南、北、中三個堡,后來改為大北堡,新中國成立后,大北堡分為四…[詳細] |
北堡楊社區 | ~004 | 城鄉結合區 | 北堡楊社區南至北堡王、東至邯大路、西至支漳河、北至小北堡。戰國時期這一帶有南、北、中三個堡,后改為大北堡,新中國成立后,大北堡分為四個村,以姓氏命名為…[詳細] |
北堡王社區 | ~005 | 城鄉結合區 | 北堡王社區位于支漳河東,酒廠北,邯大路以西。戰國時期成為北堡,這一帶有南、北、中三個堡,新中國成立后,大北堡分為四個村,以姓氏命名為北堡王。村莊面積為…[詳細] |
明珠花園東社區 | ~006 | 主城區 | 明珠花園東社區的城鄉分類代碼為111,為主城區。…[詳細] |
明珠花園西社區 | ~007 | 主城區 | 明珠花園西社區的城鄉分類代碼為111,為主城區。…[詳細] |
興華社區 | ~008 | 主城區 | 興華社區的城鄉分類代碼為111,為主城區。…[詳細] |
祺府苑社區 | ~009 | 主城區 | 祺府苑社區的城鄉分類代碼為111,為主城區。…[詳細] |
海河院社區 | ~010 | 主城區 | 海河院社區的城鄉分類代碼為111,為主城區![詳細] |
瑞鵬苑社區 | ~011 | 主城區 | 瑞鵬苑社區的城鄉分類代碼為111,為主城區![詳細] |
春風社區 | ~012 | 主城區 | 春風社區的城鄉分類代碼為111,為主城區![詳細] |
香蘭雅居社區 | ~013 | 主城區 | 香蘭雅居社區的城鄉分類代碼為111,為主城區。…[詳細] |
圣水湖畔社區 | ~014 | 主城區 | 圣水湖畔社區的城鄉分類代碼為111,為主城區。…[詳細] |
南堡李村 | ~201 | 主城區 | 南堡李村位于邯大路南側。相傳戰國時期,此地建三個堡,該村在南,稱南堡,解放后,分成三個村,該村李姓居多,成為南堡李。村莊面積800畝,耕地面積700畝…[詳細] |
中堡村 | ~207 | 城鄉結合區 | 中堡村位于原邯鄲縣政府駐地正南3公里,東起東環路、西至滏東大街、南達邯大路、北到南環。相傳在春秋戰國時期,這一帶有南、中、北3個堡,該村在中,故稱中堡…[詳細] |
南堡中村 | ~208 | 城鄉結合區 | 南堡中村位于邯鄲縣政府駐地西南4公里處,西臨中華大街華耀城,北臨邯大路。春秋戰國時期,為方便打仗,故建三個堡壘,因在中間,故稱南堡中。村莊面積1200…[詳細] |
南堡前村 | ~209 | 城鄉結合區 | 南堡前村位于邯大路南側,西邊有中華大街,在華耀城輻射范圍內。相傳春秋戰國時期,此地建有三個堡,該村位于村南,稱南堡,由于村子較大因而分成四個村,該村位…[詳細] |
南堡崔村 | ~210 | 城鄉結合區 | 南堡崔村位于邯鄲縣人民政府駐地西南4公里處。該村是明朝從南堡分出來的,因崔姓居多,故稱崔家莊,后改南堡崔。村莊面積500畝,耕地面積35畝,有270戶…[詳細] |
劉村村 | ~211 | 城鄉結合區 | 因劉姓居民居多,故以“劉”姓為村名。該村位于中華南大街新一中東側、華耀城北側、劉鞏莊以西。村莊面積為500畝,有220戶村民,共計1100人。主要街道…[詳細] |
劉王莊村 | ~212 | 城鄉結合區 | 劉王莊村位于南堡鄉西南部,東臨邯磁渠、西臨中華大街、北臨劉村、南臨邯肥渠。明朝永樂年間,劉王二姓最早定居于此,取名劉王莊村沿用至今。村莊面積為0.13…[詳細] |
劉張莊村 | ~213 | 城鄉結合區 | 劉張莊村位于南堡鄉西南部,西臨邯磁渠、東臨幸福路。因劉張二姓居民最早定居于此,故名。村莊面積為460畝,有90戶村民,共計510人。主要街道為中華路![詳細] |
劉朱莊村 | ~214 | 城鄉結合區 | 劉朱莊村位于南堡鄉西南部,西臨邯磁渠、東臨幸福路。因劉朱二姓居民最早定居于此,故名。村莊面積為550畝,有110戶村民,共計512人。主要街道為小康路…[詳細] |
劉高莊村 | ~215 | 城鄉結合區 | 劉高莊村位于邯大路與幸福路交叉口南行1公里處。相傳在明代,劉村出過一個元帥叫孟八旗,因與山西紅彪勾結,誑駕謀反,被抄斬滿門,村民紛紛搬出,以自己的姓定…[詳細] |
劉鞏莊村 | ~216 | 城鄉結合區 | 劉鞏莊村位于邯大路與幸福路交叉口南行1公里路西。相傳在明朝時,劉村出過一個元帥叫孟八旗,因與山西紅彪勾結,誑駕謀反,被抄斬滿門,村民紛紛搬出,以自己的…[詳細] |
孫莊村 | ~217 | 城鄉結合區 | 孫莊村位于南部鄉政府南部。明朝永樂年間,山西孫姓一族攜子來此定居,故名孫莊。村莊面積為700畝,有175戶村民,共計680人。主要街道為通富路,街道平…[詳細] |
北寨張村 | ~218 | 城鄉結合區 | 北寨張村位于邯鄲縣政府南7公里處。明朝永樂年間,張姓從山西遷來,定居支漳河西側,故稱北寨張。村莊面積980畝,有340戶村民,共計1400人。該村主要…[詳細] |
北寨中村 | ~219 | 城鄉結合區 | 明初從山西洪桐遷入此地,名叫郝莊,后來改為北寨中村,該村東至北泊、南至北寨前、西至劉高莊村、北至北寨張村。村莊面積為1215畝,有680戶村民,共計2…[詳細] |
北寨前村 | ~220 | 城鄉結合區 | 北寨前村位于邯鄲縣人民政府駐地東南7公里處。明初從山西洪洞遷入此地,名叫郝莊,后來因村莊擴大改為北寨前村。村莊面積1500畝,有450戶村民,共計20…[詳細] |
崔曲村 | ~221 | 城鄉結合區 | 崔曲村位于原邯鄲縣人民政府駐地東南8公里處。明朝永樂年間,崔姓從山西遷來,定居古漳河的一個河灣內,故稱崔曲,沿用至今。村莊面積5500畝,有1200戶…[詳細] |
趙莊村 | ~222 | 城鄉結合區 | 趙莊村位于邯鄲縣人民政府駐地東南8.5公里處。據本村慧云寺石碑記載,趙莊原名許寧集,元末明初,許寧集衰落,趙姓原來在許寧集開店為業,改稱趙家莊,簡稱趙…[詳細] |
南上宋村 | ~223 | 村莊 | 南上宋村位于院上宋村南、北泊村北。因在院上宋村南叫南上宋。村莊面積為1000畝,有756戶村民,共計3200人。主要街道包括茶常路、鄉中路、官爺路。村…[詳細] |
沙口村 | ~224 | 城鄉結合區 | 沙口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112,為城鄉結合區![詳細] |
北泊村 | ~225 | 城鄉結合區 | 北泊村位于邯大路與邯鄲南高速交叉口東行500米路北,南臨邯大路、東臨劉南線。此處原為古漳河支流通過。有一片水泊,有過往船只在此停息。明朝初年,從山西遷…[詳細] |
李南留村 | ~226 | 村莊 | 李南留村位于北泊村東,謝南留村西,西臨劉南線。相傳在漢朝時,該村是城子(東城子、西城子)的附屬村莊,后來城子被朝廷“清抄”,規定“抄城留莊”,該村因位…[詳細] |
謝南留村 | ~227 | 村莊 | 謝南留村西臨劉南線,距邯大線2公里,距309國道4公里。村名來歷見李南留,以姓氏命名為謝南留莊。新中國成立,后省去“莊”字,稱謝南留。村莊面積為80畝…[詳細] |
王南留村 | ~228 | 村莊 | 王南留村位于劉南線東側。村名來歷見李南留,以姓氏命名為王南留莊。新中國成立,后省去“莊”字,稱王南留。村莊面積為800畝,有120戶村民,共計550人…[詳細] |
東城子村 | ~229 | 村莊 | 東城子村位于邯鄲縣人民政府駐地東南8公里處。相傳在漢朝時,劉秀被王朗所迫,曾在此地小廟藏身,劉秀稱帝后,小廟改建為“藏龍觀”并在該處修建一個小城,稱為…[詳細] |
西城子村 | ~230 | 村莊 | 西城子村位于邯鄲縣人民政府駐地東南8公里處。村名來歷見東城子,在西為西城子。村莊面積850畝,有155戶村民,共計600人。主要街道有富康路、幸福路、…[詳細] |
西留莊村 | ~231 | 村莊 | 西留莊村東臨劉南線。村名來歷見李南留,因位于城子西,故稱西留莊。村莊面積為1850畝,有343戶村民,共計1670人。主要街道為發展路、富強大街、幸![詳細] |
院上宋村 | ~232 | 城鄉結合區 | 院上宋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112,為城鄉結合區。…[詳細] |
陳上宋村 | ~233 | 城鄉結合區 | 陳上宋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112,為城鄉結合區。…[詳細] |
常張策村 | ~234 | 城鄉結合區 | 常張策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112,為城鄉結合區![詳細] |
宋張策村 | ~235 | 城鄉結合區 | 宋張策村位于309國道以北,地方鐵路南側,在汽車東站東側2公里。相傳原為古代軍事“仗策”之地,后改為張策。又因宋姓居多,故名。村莊面積為100畝,有1…[詳細] |
趙張策村 | ~236 | 城鄉結合區 | 趙張策村位于309國道以北,在汽車東站東側1公里。相傳原為古代軍事“仗策”之地,后改為張策。又因趙姓居多,故名。村莊面積為100畝,有113戶村民,共…[詳細] |
西上宋前村 | ~237 | 城鄉結合區 | 西上宋前村位于東環路南延東側。原屬上宋村,因宋姓最早遷居于此,故名。又在上宋村西方位置,故名西李上宋。村莊面積為960畝,有396戶村民,共計1480…[詳細] |
西上宋后村 | ~238 | 城鄉結合區 | 西上宋后村位于支漳河東,東環南延東側。村莊面積為600畝,有140戶村民,共計670人。該村主要街道包括人和街、政和街、達康路。村內綠化覆蓋率約為10…[詳細] |
李上宋村 | ~239 | 城鄉結合區 | 李上宋村位于東環路東側,京港澳高速西側。原屬上宋村,因宋姓最早遷居于此,故名。又在西上宋村上方位置,因李姓居多,故名李上宋。村莊面積為270畝,有16…[詳細] |
李家口村 | ~240 | 城鄉結合區 | 李家口村位于京港澳高速公路與高鐵之間,西上宋前村南,村莊面積600畝,有520戶村民,共計2500人。該村主要街道為連村路,街道已全部硬化。轄區內有1…[詳細] |
地名由來:
相傳,在戰國時期,此地建三個堡,該村在南,稱南堡。因自然村南堡得名,鄉政府駐地南堡李村為南堡分出的行政村。
基本介紹:
南堡鄉位于河北省邯鄲縣東南部,是一個典型的城郊鄉,南與磁縣交界,西北與邯鄲市邯山區、復興區接壤,鄉0所在地南堡李,距縣0駐地4.2公里,全鄉所轄東小屯、北堡高、北堡張、北堡場、北堡王、中堡、南堡李、南堡中、南堡前、南堡崔、劉村、劉王莊、劉張莊、劉朱莊、劉高莊、劉鞏莊、孫莊、北寨張、北寨中、北寨前、崔曲、趙莊、南上宋、沙口、北泊、李南泊、謝南留、王南留、東城子、西城子、西留莊、院上宋、陳上宋、常張策、宋張策、趙張策、西上宋前、西上宋后、李上宋、李家口40個行政村,總面積52.5平方公里,耕地面積48077畝,總人口56331(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人,總產值100997萬元,人均純收入2780元。
榮譽排行:
2023年9月,河北省愛衛辦命名南堡鄉為2022年度河北省衛生鄉鎮。
2022年3月,南堡鄉被確定為邯鄲市2020—2021年度市級文明村鎮。
歷史沿革:
1945年屬邯鄲縣二區;1953年建南堡鄉;1956年北寨鄉、劉王莊鄉和北堡鄉并入;1958年劃入永年縣,屬河沙鎮公社南堡管理區;1961年建南堡公社,同年冬劃歸邯鄲市郊區;1965年復歸邯鄲縣;1984年改鄉;1996年南上宋鄉并入。
2016年9月區劃調整,劃歸邯鄲市邯山區管轄。
趙王仙桃產自河北省邯鄲市邯鄲縣南堡鄉,其發源地位于冀南平原邯鄲市近郊,交通便利,空氣清新,氣候溫和,土壤肥沃,物產豐富,水利條件優越,現有林果面 積1.8萬畝,享有林果之鄉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