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小山鄉 | 隸屬:海興縣 |
區劃代碼:130924202 | 代碼前6位:130924 |
行政區域:河北省 | 地理分區:華北地區 |
行政級別:鄉 | 車牌代碼:冀J |
長途區號:0317 | 郵政編碼:061000 |
轄區面積:約234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1.93萬人 |
人口密度:約82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19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小山北村 | ~201 | 鄉中心區 | 小山北村人口836人,240戶,耕地810畝,飲水不正常,電力設施齊全。村內道路硬化2000余米,通訊設施齊全,太陽能路燈60盞,有衛生室一處,沒有養…[詳細] |
小山西村 | ~202 | 鄉中心區 | 小山鄉西村位于小山鄉政府以南500米處,與東南兩村相鄰,西鄰小山,東部距村1000米處有4家小型養豬廠。全村共有人口1170人,389戶,村莊土地面積…[詳細] |
小山東村 | ~203 | 鄉中心區 | 小山東村現有人口1600余人,戶數520戶。耕地4500畝,2015年建成黃河水管道。村民飲用黃河水,電燈設施完備。2017年村內按裝路燈,村內公路有…[詳細] |
小山南村 | ~204 | 鄉中心區 | 小山南村現有人口960人,戶數300人,耕地1000余畝,村內路燈90盞,飲水正常,電力設施齊全,村內部分道路破損嚴重,通訊設施完善,有衛生室一處,大…[詳細] |
李良志村 | ~205 | 村莊 | 李良志村現有人口1310人,戶數420戶,耕地3600余畝,飲水正常,電力設施齊全,村內沒有路燈,村內道路還有1000多米沒修,(包括土路和以前的柏油…[詳細] |
周良志村 | ~206 | 村莊 | 周良志村位于海興縣城東6公里處,78戶,308人。2015年在縣委政府的支持下,我村進行道路硬化,將三橫四縱的街道全部修成水泥路,修排水邊溝,將主要胡…[詳細] |
孫良志村 | ~207 | 村莊 | 孫良志村現有人口550,150余戶,耕地1000余畝,飲地下深機井水,黃河水沒有通,用電正常,村內道路基本完善。但由于質量沒過關,部分道路路面失修,需…[詳細] |
曹莊子村 | ~208 | 村莊 | 曹莊子村現有人口497人,戶數150戶,耕地1800余畝,飲水正常,電力設施齊全,村內外路燈86盞,村內道路全覆蓋,通訊設施完善,醫療設施合格,有衛生…[詳細] |
后畢王文村 | ~209 | 村莊 | 后王文村現有戶數312戶,人口902人,耕地面積1792畝,人均收入3245元,無村集體收入。共修建水泥路面7570平方米,排水溝4600米,分別為明…[詳細] |
前畢王文村 | ~210 | 村莊 | 前王文村人口1800人,住戶600戶,耕地13000畝左右。飲水正常,電力設施齊全。村內道路年久失修,破爛不堪,通訊設施不完善,基本上不能正常使用。醫…[詳細] |
山后村 | ~211 | 村莊 | 山后村人口4000余人,1000余戶,有耕地8000多畝,主要種植玉米小麥,村民主要以農業和打工收入為主。村民飲水正常,用水緊張時,邊緣地方供不上水,…[詳細] |
張皮村 | ~212 | 村莊 | 張皮村現有人口3160人,戶數有760戶,耕地11000余畝,村內飲水正常,電力設施齊全,通訊設施較為完善,村內設有路燈,村內道路60%已完成,還有3…[詳細] |
趙高村 | ~213 | 村莊 | 海興縣趙高村位于渤海灣西側,漳衛新河、宣惠河及淤泥河交匯處以西的大洼地區,本村總人口1542人,480戶,回族297人,漢族1245人,全村面積500…[詳細] |
付莊子村 | ~214 | 村莊 | 付莊子村位于小山鄉東部,南臨302省道,現有人口597戶,2318人,村域面積4500畝(其中,村莊占地900余畝,耕地面積3000畝,荒堿地600余…[詳細] |
蔡莊子村 | ~215 | 村莊 | 蔡莊子村總人口1335人,總戶數467戶,有灘涂4500畝,村建1560平方米文化廣場一處,老年活動中心一處,大隊部一處,新建標準小學一所,醫療衛生室…[詳細] |
常莊子村 | ~216 | 村莊 | 常莊子村現有人口572人,戶數226戶,無耕地,飲水正常,電力設施齊全,村內有路燈,村內道路還有600多米沒修,(包括土路和以前的柏油路),通訊設施完…[詳細] |
東候村 | ~217 | 村莊 | 東侯村現有人口1950人,戶數650戶,耕地8000余畝,飲水正常,電力設施齊全,村內外路燈150盞,村內道路覆蓋面積達70%,通訊設施完善,醫療設施…[詳細] |
西候村 | ~218 | 村莊 | 西候村總戶數236戶,總人口819人。有黨員41名(其中女3名)村兩委班子5人。60歲以上144人。有土地4800畝。其中村莊占地400畝。安裝黃河水…[詳細] |
盤洼村 | ~219 | 村莊 | 盤洼村位于海興縣東部,小山鄉東部,北距石黃高速3公里,與黃驊市、東侯莊、西侯莊為鄰。該村交通條件較好、地理位置優越。省道S302線從村南7公里處通過。…[詳細] |
地名由來:
明朝永樂二年(公元404年},劉、楊二氏自山西洪洞縣遷此立村,因村建于小山東麓,故名小山村。
基本介紹:
小山鄉地處滄州市海興縣縣域東北部,東與香坊鄉接壤,南鄰海興縣經濟開發區,西鄰海興縣中心城區,北鄰黃驊市渤海新區,鄉域總面積234.40平方公里,現轄19個行政村,到2017年底,人口28872人。鄉政府駐地位于鄉域中部偏西,距海興縣城8.7公里,西北距滄州市66.8公里,東北距黃驊港20.8公里。鄉域內有沿海高速、省道正港公路和省道中辛公路、地方鐵路(貨運)。其他為聯村路。
小山原名馬騮山,元代稱為小山,是滄州市境內唯一一座山丘,海拔36.18米,現為滄州市最高點。小山由2-3萬年前的火山噴發物堆積而成。小山火山地質公園位于小山上,2004年8月被評為省級小山火山地質公園。小山鄉水資源豐
文化旅游:
小山戰國地道位于海興縣小山鄉小山西村西,年代為戰國、現代。為滄州市第四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以地道口為基點向東擴10米、向北擴10米、向西擴10米、向南擴20米。建設控制地帶:以保護
歷史沿革:
抗日戰爭時期,小山鄉境域屬無棣縣第四區(小山區)。
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9月,屬無棣縣小山區。
1963年12月,析出建小山公社。
1965年6月,為海興縣小山公社。
1984年4月,改為小山鄉。
1995年,付趙鄉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