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黑沿子鎮 | 隸屬:豐南區 |
區劃代碼:130207111 | 代碼前6位:130207 |
行政區域:河北省 | 地理分區:華北地區 |
行政級別:鎮 | 車牌代碼:冀B |
長途區號:0315 | 郵政編碼:063300 |
轄區面積:約95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1.95萬人 |
人口密度:約205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1個社區、9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雪蓮灣社區 | ~001 | 鎮鄉結合區 | 雪蓮灣社區的城鄉分類代碼為122,為鎮鄉結合區。…[詳細] |
黑沿子北村 | ~201 | 鎮中心區 | 黑沿子北村地處北緯39°15′東經118°08′,位于豐南區黑沿子鎮中心,為鎮政府所在村。東至濱海鎮尖坨子村、西至黑沿子西村、南至黑沿子東村、北至防潮…[詳細] |
黑西村 | ~202 | 鎮鄉結合區 | 黑西村位于豐南區最南部,是渤海灣一個歷史悠久的漁業村,也是集海洋捕撈、養殖、畜牧、農業種植為一體的現代化文明生態村。世代受著海風的歷練,這里民風純樸,…[詳細] |
黑沿子東村 | ~203 | 鎮鄉結合區 | 黑沿子東村南臨渤海,北鄰黑北村,東鄰曹妃甸新區南堡經濟開發區,西鄰黑西村,地理位置優越,交通便利。總面積7.04平方公里,全村有7個行政小區,有農戶1…[詳細] |
畢家酄東村 | ~204 | 村莊 | 畢家酄東村位于黑沿子鎮西部,北依漢南鐵路,南臨渤海灣,西鄰天津濱海新區,豐堿公路和沿海公路兩條交通要道貫穿該村。
總面積6.93平方公里,現有農戶…[詳細] |
畢家酄中村 | ~205 | 村莊 | 畢家瞿阝中村位于黑沿子鎮西部,豐南最南端,距豐南區48公里,北依漢南鐵路,南臨渤海灣,豐堿公路和沿海公路兩條交通要道貫穿該村。 總面積3.07平方公里…[詳細] |
畢家酄西村 | ~206 | 村莊 | 畢家酄西村位于黑沿子鎮西部,豐南最南端,距豐南區48公里,北依漢南鐵路,南臨渤海灣,西鄰天津濱海新區,豐堿公路和沿海公路兩條交通要道貫穿該村。
…[詳細] |
澗河一村 | ~207 | 村莊 | 澗河一村位于黑沿子鎮西部,豐南最南端,南臨渤海灣,北鄰畢家,西鄰天津濱海新區。 總面積4.74平方公里,現有農戶736戶,總人口2264人,村兩委干…[詳細] |
澗河二村 | ~208 | 村莊 | 澗河二村位于黑沿子鎮西部,豐南最南端,南臨渤海灣,北鄰畢家,西鄰天津濱海新區。 總面積3.49平方公里,現有農戶414戶,總人口1314人,村兩委干…[詳細] |
澗河三村 | ~209 | 村莊 | 澗河三村位于黑沿子鎮西南部,豐南最南端,南臨渤海灣,西鄰天津濱海新區。 總面積0.79平方公里,現有農戶595戶,總人口1805人,村兩委干部4人,黨…[詳細] |
地名由來:
相傳,建于明萬歷元年(1573年),系山東棗莊移民。據傳周氏家族先到,后又王、高、鄭等姓氏相繼而來。因所處沿海高地,故取名河沿子。
基本介紹:
豐南市轄鎮。1954年建黑沿子鄉,1961年改畢家酄公社,1965年更名黑沿子公社,1984年復建黑沿子鄉,1988年改鎮。位于市境東南部,距市府37.8公里。西與天津市寧河縣接壤。南臨渤海,海岸線長23.5公里。面積95平方公里,人口1.9萬。漢(南)南(堡)鐵路和環渤海公路過境。有陡河入海口和沙河入海口,設有黑沿子和澗河兩處漁港。轄黑沿子北村、黑沿子西村、黑沿子東村、畢家酄東村、畢家酄西村、畢家酄中村、澗河7個村委會。漁業以海洋捕撈、淡水養殖、冷凍加工為主。農業主產水稻。1994年被命名為河北省鄉鎮“百顆星”之一。
榮譽排行:
2023年9月,河北省愛衛辦命名黑沿子鎮為2022年度河北省衛生鄉鎮。
文化旅游:
黑沿子鎮位于豐南區南部,是豐南區“十一五”規劃重點建設項目“濱海工業區和豐南區中心漁港”所在地,豐堿公路、沿海公路、沿海高速公路貫穿全鎮,區位優越,交通便利。該鎮總面積120平方公里,轄9個
歷史沿革:
1946年5月建立豐南縣屬九區;1950年屬四區;1953年5月為四區黑沿子鄉、畢家瞿阝鄉;1958年8月屬老鋪公社;1961年6月屬老鋪工委畢家瞿阝公社;1965年改黑沿子公社;1984年3月復置鄉;1988年12月撤鄉建鎮,形成現在黑沿子鎮格局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