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劉李莊鎮 | 隸屬:安新縣 |
區劃代碼:130632106 | 代碼前6位:130632 |
行政區域:河北省 | 地理分區:華北地區 |
行政級別:鎮 | 車牌代碼:冀F |
長途區號:0312 | 郵政編碼:071000 |
轄區面積:約68.2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4.42萬人 |
人口密度:約648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17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劉李莊村 | ~200 | 鎮中心區 | 劉李莊村位于劉李莊鎮中部,是劉李莊鎮政府所在地,屬半水區村,總人口3224人,耕地面積1700畝,葦田250畝。村內街道均為水泥、磚鋪路面,其中水泥路…[詳細] |
楊劉莊村 | ~201 | 鎮鄉結合區 | 楊劉莊村位于劉李莊鎮北部,屬半水區村,總人口3367人,耕地面積795畝,葦田567畝,村內主要街道為水泥路面;村內有小學校一所。…[詳細] |
辛莊村 | ~202 | 鎮鄉結合區 | 辛莊村位于劉李莊鎮西北部,屬半水區村,總人口5117人,耕地面積1140畝,葦田1420畝,村內主街道為水泥路面。村內有小學一所![詳細] |
大馬莊村 | ~203 | 鎮鄉結合區 | 大馬莊村位于劉李莊鎮中東部,西與劉李莊村相鄰,屬半水區村,總人口5862人,是全鎮第一人口大村。耕地795畝,葦田1864畝。村內街道全部硬化,均為水…[詳細] |
北馬莊村 | ~204 | 鎮鄉結合區 | 北馬莊位于大馬莊村北,與大馬莊村形成了一個自然村,屬半水區村,北部為淀南新堤,全村總人口2080人,耕地105畝,葦田744畝,村內街道全部硬化,均為…[詳細] |
韓堡村 | ~205 | 村莊 | 韓堡村位于劉李莊鎮西南部,屬旱區村,全村總人口1259人,耕地面積60畝,灘涂地2000余畝,葦田33畝。經濟發展以大田作物種植為主。村內街巷全部硬化…[詳細] |
邸莊村 | ~206 | 村莊 | 邸莊村位于劉李莊鎮東北部,四面環水,屬純水區村,全村總人口4261人,耕地積極10畝,葦田1089畝,由于四面環水,村莊建設面積受限,人口密度大,村內…[詳細] |
梁莊村 | ~207 | 村莊 | 梁莊村位于劉李莊鎮東部,村東部與北部臨淀,東部為滄州地區,屬半水區村,全村總人口1810人,耕地面積930畝,葦田418畝;村內道已全部硬化,通村公路…[詳細] |
高樓村 | ~208 | 村莊 | 高樓村位于劉李莊村西部,村西和村北有堤段穿過,堤外是白洋淀水面,屬半水區村,全村總人口1998人,耕地面積1035畝,葦田404畝。村東有小學校一所![詳細] |
郝莊村 | ~209 | 鎮鄉結合區 | 郝莊村位于劉李莊鎮中部,雁翎路從村西部穿過,全村總人口3560人,耕地4095畝,葦田287畝。村東有小學校一所,中學一所。劉李莊衛生院和新建淀南中學…[詳細] |
東白莊南隊 | ~210 | 村莊 | 東白莊南隊位于劉李莊鎮東南部,東部與滄州地區接壤,北部與東白莊北隊形成一個自然村,屬旱區村,全村總人口2677人,耕地面積3375畝。農業以大田作物種…[詳細] |
東白莊北隊 | ~211 | 村莊 | 東白莊北隊位于劉李莊鎮東南部,東部與滄州地區接壤,南部與東白莊南隊形成一個自然村,屬旱區村,全村總人口2609人,耕地面積3720畝。農業以大田作物種…[詳細] |
西白莊村 | ~212 | 村莊 | 西白莊村位于劉李莊鎮南部,村南、村東部與高陽縣接壤,東部為東白莊南隊村,全村總人口1650人,耕地面積1770畝。全縣唯一的鞭炮生產企業------湘…[詳細] |
三義村 | ~213 | 村莊 | 三義村位于劉李莊鎮中南部,全村總人口1660人,耕地面積2100畝,屬旱區村,也是典型農業村,村集體經濟薄弱,無民營企業,村民主要經濟來源以企業務工和…[詳細] |
小北馮村 | ~214 | 村莊 | 小北馮村位于劉李莊鎮西部,全村總人口2076人,耕地面積2070畝,村內街巷已全部硬化,并安裝了路燈,制定了環境衛生清理長效保潔機制;村班子堅強有力,…[詳細] |
南馮村 | ~215 | 村莊 | 南馮村位于劉李莊鎮西南部,南接高陽縣,全村總人口3208人,耕地面積3375畝,屬旱區村。民營企業較少,經濟發展緩慢。近幾年,華北油田在南馮村進行了大…[詳細] |
北馮村 | ~216 | 村莊 | 北馮村位于南馮村以北,全村總人口3878人,耕地2550畝。在近代史上,北馮村涌現出一大批革命志士,全縣第一個黨支部在北馮村建立。目前,村內大部分街道…[詳細] |
地名由來:
明永樂七年(公元1409年),從山西洪洞縣遷來閻、馬兩姓在此定居,因馬家人多,村名馬家疙瘩。永樂十三年(公元1415年)劉、李二姓從高陽遷來,又改名劉李莊。
基本介紹:
我鎮位于安新縣南部,東臨任丘,南接高陽。轄區總面積68.2平方公里,共轄17個行政村、半水區村和旱區村。縣有人口44732,耕地30500畝,葦田7000畝。2003年人均純收入2700元。
一、農業基本情況
1、種植業。我鎮種植業以大田作物為主。同時,以東白莊、西白莊、三義村為主發展優質麥種植;以東白莊北隊、郝莊、三義村為主,發展棚室種植;以三義村為主發展中藥材種植。2003年糧食產量12147噸。
2、養鴨業。養鴨業作為我鎮的傳統產業,近年來隨著經濟效益的好轉在全鎮蓬勃發展。到目前該行業已遍及我鎮17個村,重點涉及高村、劉李莊村、辛莊村、小北馮村4個村,300余戶,鴨存欄40萬只,其
歷史沿革:
劉李莊鎮,因鎮政府駐地位于劉李莊而得名。
新石器,發現梁莊遺址。
戰國時期,劉李莊鎮為燕南趙北之地。
民國時期,隸屬于安州、白洋二縣。
1958年,人民公社化時,轄區屬同口公社。
1961年9月,始建劉李莊公社。
1993年,改建為劉李莊鎮。
1996年,由南馮鄉和大田莊鄉梁莊、邸莊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