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龍門鎮 | 隸屬:定安縣 |
區劃代碼:469021105 | 代碼前6位:469021 |
行政區域:海南省 | 地理分區:華南地區 |
行政級別:鎮 | 車牌代碼:瓊 |
長途區號:0898 | 郵政編碼:570000 |
轄區面積:約103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2.03萬人 |
人口密度:約197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13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英湖村 | ~200 | 村莊 | 英湖村委會位于龍門鎮東南部,與南海農場交界。人杰地靈,土地肥沃。共有水田2722畝,旱田588畝,坡地6000畝。是龍門鎮的主糧區。農村經濟發展勢頭喜…[詳細] |
龍門村 | ~201 | 鎮中心區 | 龍門村委會位于龍門鎮中部,是龍門墟的“城中村”。龍門村委會共12個經濟社,總人口1816人,其中外出務工320人。村“兩委”干部有5名,計生信息員2名…[詳細] |
先鋒村 | ~202 | 村莊 | 先鋒村委會位于龍門鎮區西北部,龍嶺公路位于村域東側,龍門鎮至富文鎮公路從村域南側經過,交通較方便,村域總面積8600畝。
先鋒村下轄春頭園村、赤…[詳細] |
紅鋒村 | ~203 | 村莊 | 紅鋒村坐落在龍門鎮北部,下轄詩禮根村、草坡村、道昌村、三九村、三九園村、文堆村6個自然村。紅鋒村有人口2290人、615戶、14個經濟社,村委會干部6…[詳細] |
里沙塘村 | ~204 | 村莊 | 里沙塘村委會位于龍門鎮南部,距龍門墟5公里,轄13個自然村,16經濟社,全村567戶,總人口2122人。外出務工人員600多人,農村五保7戶,低保對象…[詳細] |
石坡村 | ~205 | 村莊 | 龍門鎮石坡村位于龍門鎮南部,距龍門鎮墟5公里,省級黃屯公路縣級定瑞公路貫穿而過。全村總面積5.8平方公里,耕地面積3444畝,共7個自然村、14個經濟…[詳細] |
龍拔塘村 | ~206 | 村莊 | 龍拔塘村委會位于龍門鎮南部,是'百里百村'重點建設村,龍拔塘驛站所在地,距離龍門鎮6公里,原是李氏世居。村莊四周是火山巖石地,建有大量特色火山巖石屋,…[詳細] |
久溫塘村 | ~207 | 村莊 | 久溫塘村委會,擁有目前國內流量最大的冷泉,也是中國唯一的熱帶冷泉,是定安縣具有革命優良傳統的革命老區之一。全村委會有10個自然村,15個經濟社,戶數4…[詳細] |
大效村 | ~208 | 村莊 | 大效村委會共有4個自然村,10個經濟社,298戶,總人口1290人,現有黨員29名,耕地面積3500畝,水旱田905畝。全村種植橡膠4000多畝,已有…[詳細] |
雙塘村 | ~209 | 村莊 | 雙塘村委會位于定安縣龍門鎮區北部,東、北部鄰南麗湖風景名勝區,南為龍門鎮區,西鄰龍嶺線。下轄雙塘村、土地村、和梅村、龍田村、白水塘一、白水塘二、石碌山…[詳細] |
大山村 | ~210 | 村莊 | 大山村位于龍門鎮南部,龍嶺線縱貫村域南北,龍門鎮至龍河鎮的公路從村域西北通過,交通較為方便,村域總面積191.70公頃。
大山下轄邦頭村、清水塘…[詳細] |
紅花嶺村 | ~211 | 村莊 | 紅花嶺村委會下轄6個自然村、11個經濟社,338戶,人口1253人。村、社領導班子健全,村支部設書記1名,支委2名。書記、主任一肩挑。全村耕地面積21…[詳細] |
紅衛農場生活區 | ~500 | 村莊 | 紅衛農場生活區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地名由來:
龍門鎮因境內一座山得名。
基本介紹:
一、基本概況
龍門鎮位于定安縣中南部,距東線高速公路15公里,緊靠南麗湖風景區,省級黃屯公路和縣級定瑞公路貫穿而過,是定安縣的重要交通樞紐。全鎮總面積103平方公里,耕地33905畝,現轄區有12個村委會和1個鎮集體農場,共98個自然村154個經濟社,總人口2.4萬人,其中農村人口1.9萬人,城鎮人口5000人。2014年全鎮農業總產值為46107萬元,比上年同期增長9%;農業增加值為29969萬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5.4%;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9685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3.4%。
二、基礎設施
1、小(Ⅱ)型水庫8宗,近年來已陸續完成了除險加固,全鎮主要水利渠道已
榮譽排行:
2015年2月,中央文明委決定授予龍門鎮第四屆全國文明村鎮稱號。
歷史沿革:
安溪置縣之初,龍門屬歸善鄉依仁里。
宋至元、明、清,龍門仍屬依仁里。
民國初期,沿用清制。
民國二十一年(1932年),依仁里屬依新區。
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6月,改為第一區龍榜鎮;同年8月,改屬龍門、官榜2個鄉鎮。
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恢復龍榜鎮。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龍榜鎮屬龍城區,不久改屬第二區。
1952年7月,改為第六區;同年9月,改屬官橋區。
1958年2月,撤區改設龍門鄉。
1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