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底母落村 | 隸屬:雙戛街道 |
區劃代碼:520201019204 | 代碼前6位:520201 |
行政區域:貴州省 | 地理分區:西南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貴B |
長途區號:0858 | 郵政編碼:553000 |
城鄉分類:村莊 | 分類代碼:220 |
地名由來:
據傳聞,雍正王朝年間有一名在朝為官的彝族人姓羅,曾在底母落居住過,故而以彝語取名為“力木落”后演變為底母落。根據《大定府志》與《水城廳采訪冊》記載;底母落原名立木落(彝語),后被命名為現在底母落村名字。
基本介紹:
底母落村是貴州省六盤水市鐘山區雙戛街道下轄的行政村,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區劃代碼為520201019204,居民身份證號碼前6位為520201。郵政編碼為553000,長途電話區號為0858 ,車牌號碼為貴B。底母落村與河溝村、中箐村、馬戛村、落飛戛村、高爐村相鄰。
歷史沿革:
今底母落村村民委員會境內,民國時期(1912-1949)屬于水城縣德塢鄉轄。
解放初期屬于水城縣一區德塢鄉轄。
1953年4月屬于德塢區雙戛彝族鄉轄。
1958年8月實行人民公社化,屬于水城縣德塢公社雙戛管理區轄。
1963年屬于水城縣德塢區雙戛公社轄。
1965年3月成立水城礦區政府,11月水城礦區政府改為水城特區政府,雙戛公社劃入水城特區,屬于水城特區雙戛公社轄。
1970年12月屬于水城特區大河區雙戛公
周邊相關:
底母落村附近有六盤水市明湖水利風景區、涼都高原比女街生態園旅游景區、鐘山月照養生谷旅游景區、明湖國家濕地公園、大河堡·涼都花海、韭菜坪等旅游景點,有鐘山葡萄、韭湯、“嘗回頭”羊肉粉、苦蕎飯、元坤羊肉粉、毛大姜茶等特產,有彝族“懇合唄”、布依族盤歌、彝族婚嫁習俗、盤縣彝族山歌、剪紙工藝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