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復興社區 | 隸屬:小寨壩鎮 |
區劃代碼:520122103003 | 代碼前6位:520122 |
行政區域:貴州省 | 地理分區:西南地區 |
行政級別:社區 | 車牌代碼:貴A |
長途區號:0851 | 郵政編碼:551100 |
城鄉分類:鎮中心區 | 分類代碼:121 |
地名由來:
該地由搬遷戶組成,該地名來源于“希望衰落后再興盛起來、再創輝煌”的美好寓意。
榮譽排行:
2023年8月,復興社區被命名為貴陽市第四批市級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區)。
基本介紹:
復興社區成立于2010年11月。社區位于黑神廟南大街,社區辦公室設在南大街廉租房旁,社區現有工作人員5人,其中黨員5人,大專以上文化程度3人。復興社區轄六個村民組和一些外來戶。共計1100余戶,3450余人。共有黨員19名,其中男15名、女4名。預備黨員1名。有入黨積極分子13名。社區工作組織有:勞動保障工作站、遠程教育站點、計劃生育協會、治安調解協會、婦代會、社區殘疾人協會、社區成員代表大會等居民自治組織。社區內有舞蹈互助小組一個、駐轄區單位有派出所、司法所、林業站、計劃生育站等。
復興社區居委會以服務居民為宗旨,以居民滿意為標準,深入踐行科學發展觀,唱響“能辦大事,敢辦新事,善辦新事
歷史沿革:
1953年析設排杉、小寨壩、黑神廟、潮水、甘溪、南極、三田、南山等鄉。
1958年撤鄉建黑神廟公社。
1991年小寨壩、南極、王家坪、三田4鄉合并置小寨壩鎮。
2011年,設復興居委會,屬小寨壩鎮管轄。
周邊相關:
復興社區附近有息烽集中營革命歷史紀念館、息烽集中營舊址、西望山、烏江峽、梁舉人父子墓、陽郎壩等旅游景點,有息烽西山貢米、紅巖葡萄、貴陽腸旺面、苗姑娘食品、西望山蟲茶、雞縱雞等特產,有花溪苗繡、竹貼畫、楠木渡花燈、平堡花燈、苗族斗牛會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