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7月,農業部認定雙包塘村為第六批全國一村一品示范村鎮(辣椒)。
一、自然概況
雙包塘村位于威寧麻乍鄉的東南部,距鄉政府駐地0.5公里,全村土地總面積14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1600畝,林地面積10000畝,其他面積2900畝(含荒山荒坡),地貌類型:雙包塘村屬高原中山地貌,地形起伏大。成土母巖主要是石灰巖。全村平均海拔1950米,最高海拔2158米,最低海拔1810米。
二、氣候特點
雙包塘村屬亞熱帶季風濕潤氣候區,具有低緯度高原季風氣候的特點,冬季冷涼,夏季溫涼,年溫差小,日溫差大,日照多,年總輻射為113.58千卡/厘米?小時,年均溫15.9℃,年降水量901毫米,年無霜期為180天。
三、自然資源
雙包塘村土地總面積14500畝,其中,耕地面積1600畝,林地面積10000畝,其他面積2900畝(含荒山荒坡),人均占有耕地0.87畝。
四、人口構成及文化素質
2010年底全村總戶數為386戶,總人口為1836人,其中:少數民族人口10人,占總人口的0.54%;性別構成為:男性952人、占51.9%,女性884人、占48.1%;人口密度為131人/平方公里,低于全縣平均水平。有勞動力1042個,小學文化317人,占30.4%,初中文化597人,占57.3%,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有128人占12.3%。勞動力主要從事種植業和養殖業,外出務工的人員少。
五、基礎設施狀況
雙包塘村目前已硬化了三個組的串戶路和院壩,修通了四個組的通組公路,已在全村實施生態文明家園建設和危房改造,全村基本消除了危房。修建了360口沼氣池,煙水配套水池7個,安全飲水管道4公里,并在一組修建了46個蔬菜大棚。
六、產業發展狀況
雙包塘村以種植業和養殖業為主,2011年開始,已在全村實施了農業產業結構調整,以種植大棚蔬菜和水果為主,年農作物種植面積1400畝,其中糧食作物播種面積800畝,經濟作物600畝。
--人口總數:1836人農業人口:1785人非農業人口:51人
--行政區面積:14.0平方公里耕地面積:1600.0畝
--主要民族成分:漢族;彝族發展口號:調整農業產業結構,大力發展特色農業經濟,把我村建設成特色農業大村。
--所轄村:一組;二組;三組;四組;五組生產總值:900.0萬元
--主要經濟產業:大棚蔬菜;烤煙;中藥材名特產品:西瓜辦公所在地:雙包塘村一組
雙包塘村附近有威寧草海自然保護區、撮泰吉-板底彝族村寨、彝族向天墓、烏江源百里畫廊、灼甫草場、石缸洞等旅游景點,有威寧火腿、威寧黨參、威寧黃梨、威寧白蘿卜、威寧蘋果、威寧蕓豆等特產,有彝族撮泰吉、四桐鼓舞、彝族酒禮舞、蘆笙舞(滾山珠)、彝族撮泰吉等民俗文化。
區劃:貴州省·畢節市·威寧縣·麻乍鎮·雙包塘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