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趕場壩村 | 隸屬:高樓坪鄉 |
區劃代碼:520603200209 | 代碼前6位:520603 |
行政區域:貴州省 | 地理分區:西南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貴D |
長途區號:0856 | 郵政編碼:554200 |
城鄉分類:鎮鄉結合區 | 分類代碼:122 |
地名由來:
因此地地勢平坦,有一塊面積很大的壩子,以前人們均來此地趕集,當地人稱趕集為趕場,故此地得名為趕場壩。
基本介紹:
趕場壩村成立于2005年1月,轄區面積16平方公里,現有17個居民小區,居民住宅樓712棟,住戶738戶,常住人口2300人,流動人口500人,轄區單位12個,其中非公有制經濟組織2個,個體商業網點10個。
村工作者隊伍建設情況:社區工作人員5名,其中專職黨務工作者3名,選聘到社區工作的大學畢業生1名;社區黨組織書記姚和平,男、40歲,中專文化,村支兩委按照現有村干部補貼標準每月補貼480元,養老保險金由自己和鄉政府財政支出共同負擔;村支部書記楊小翠選舉擔任擔任鄉-會代表、人大代表。
趕場壩村與關莊村、新莊村、羊尾舟村、小灣村、興中村、龍田村、夜郎村、大樹林村、高樓坪村、青年湖村、高樓坪社區、林海村、老山口社區相鄰。
歷史沿革:
2005年10月,撤長坳村、新莊村組建趕場壩村。
2010年10月23日,從趕場壩村分出新莊村,趕場壩村。
相關標簽。
周邊相關:
趕場壩村附近有朱砂古鎮(萬山國家礦山公園)、萬山九豐農業博覽園、萬山鎮土坪村、云盤山、萬山雪花洞、萬山汞礦遺址等旅游景點,有渣辣面、土家“草凳”、銅仁糍粑、刨湯、銅仁鍋巴粉、銅仁紅薯干等特產,有萬山鼟鑼、趕社節、仡佬毛龍節、松桃苗繡、思南花燈戲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