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龍魚村 | 隸屬:和平土家族侗族鄉 |
區劃代碼:520602202204 | 代碼前6位:520602 |
行政區域:貴州省 | 地理分區:西南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貴D |
長途區號:0856 | 郵政編碼:554300 |
城鄉分類:村莊 | 分類代碼:220 |
地名由來:
因該地有幾座蜿蜒的山頭,像幾條魚追逐著一條龍而得名。
基本介紹:
龍魚村位于銅仁市東部,距離城區17.5公里。地理位置東經109°06′-109°08′,北緯27°46′-27°48′,與川硐鎮、河西辦事處相鄰?偯娣e18平方公里,耕地面積1954畝,其中田986畝,土968畝。轄16個村民小組,694戶,2816人。境內海拔在240--800米之間,年平均氣溫16.5℃,年降雨量1360--1480毫米,氣候特點春溫多變、夏季炎熱、秋溫速降、冬季低溫,四季分明,無霜期達280天以上,年有效積溫300℃以上。這里氣候條件宜人,民風淳樸,百姓安居樂業,村境內山體雄偉挺撥,峰巒疊嶂,遠青近綠,古木參天,樹木幽深、層次分明,森林覆蓋率40%以上。地貌類型以丘陵、山
歷史沿革:
解放初期,為客寨鄉第三保,下轄上寨、中明、鹽井、張家壩、龍魚、掛羅、池塘、黃土坡、龍塘坪、鄭家坡、兩河口等11個甲。
1950年8月,廢第三保建立第三行政村,隸屬客寨鄉公所。
1954年4月,第三行政村撤銷。
1957年2月,由上寨、中明、鹽井、張家壩、龍魚、掛羅、池塘、黃土坡、龍塘坪、鄭家坡、兩河口等初級社建立龍魚高級社管理委員會,隸屬和平鄉人民委員會。
1958年9月,隸屬紅專人民公社。
1959年1月
周邊相關:
龍魚村附近有中南門古城(銅仁古城)、九龍洞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大明邊城景區、百花渡旅游景區、紅董旅游景區、錦江水利風景區等旅游景點,有銅仁紅薯粉絲、銅仁珍珠花生、白水貢米、黃豆沙面糖糍粑、野生牛肝菌、銅仁葛根精粉等特產,有銅仁賽龍舟、仡佬毛龍節、松桃苗繡、思南花燈戲、石阡木偶戲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