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壩黃社區 | 隸屬:壩黃鎮 |
區劃代碼:520602101002 | 代碼前6位:520602 |
行政區域:貴州省 | 地理分區:西南地區 |
行政級別:社區 | 車牌代碼:貴D |
長途區號:0856 | 郵政編碼:554300 |
城鄉分類:鎮中心區 | 分類代碼:121 |
地名由來:
清光緒年間,此地是一壩好田,取旺盛之意,故名“壩旺”,后因此地以黃姓為主,故名壩黃。
基本介紹:
壩黃居委會位于壩黃鎮集鎮,有常駐人口1100人,其中農業人口500,居民大多已經商為主。有耕地30余畝。
--人口總數:1100人農業人口:500人非農業人口:600人
--行政區面積:7.0平方公里耕地面積:30.0畝
--主要民族成分:發展口號:
--所轄村:街上、街下生產總值:120.0萬元
--主要經濟產業:經營業名特產品:副食品、餐飲業、其它商品辦公所在地:壩黃鎮集鎮
壩黃社區與龍井社區、長坪村、錦江社區、太坪村、泥哨村、苗哨溪村、官莊村、金龍村、竹田村、高壩村、白果村、宋家壩村、木弄村、坪茶村相鄰。
文化旅游:
楊氏窨子屋位于壩黃鎮壩黃老街南段西側,始建于清同治年間,坐西向東,東側開雙石庫門,內由廂房、正房、過廳、天井組成四合院落,四周為封火墻高4米余,占地面積400平方米,建筑面積340平方米。穿
歷史沿革:
1949年11月,為長坪鄉第一保、第二保。
第一保下轄唐家灣、老街、坪垅、大灣、何家普等5個甲。
第二保下轄界牌、水井灣(含普子)、艾家坪、凱芒、陸家寨等5個甲。
1950年10月,建立新政權,廢第一保建立第一行政村,廢第二保建立第二行政村,隸屬長坪鄉公所。
1953年9月,民主建政,第一行政村、第二行政村撤銷。
1956年9月,由唐家灣、老街、坪垅、大灣、何家普、界牌、水井灣(含普子)、艾家坪、凱芒、陸家
周邊相關:
壩黃社區附近有楊氏窨子屋、中南門古城(銅仁古城)、九龍洞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大明邊城景區、百花渡旅游景區、紅董旅游景區等旅游景點,有銅仁紅薯粉絲、銅仁珍珠花生、白水貢米、黃豆沙面糖糍粑、野生牛肝菌、銅仁葛根精粉等特產,有銅仁賽龍舟、仡佬毛龍節、松桃苗繡、思南花燈戲、石阡木偶戲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