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硐龍村 | 隸屬:大壩場鎮 |
區劃代碼:520624103210 | 代碼前6位:520624 |
行政區域:貴州省 | 地理分區:西南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貴D |
長途區號:0856 | 郵政編碼:565100 |
城鄉分類:村莊 | 分類代碼:220 |
基本介紹:
硐龍村距大壩場鎮政府所在地3公里,總人口1045人,勞動力482人,黨員16人,7個村民組,261戶;耕地面積845畝,其中田632畝,土213畝;年總產值268.35萬元,年人均糧食占有量338公斤;全村房屋數量258棟;森林覆蓋率為68%;年人均純收入2540元。
硐龍村與和平村、官塘壩村、桂花村、齊心村、青杠園村、堯上村、三角莊村、花坪村、筑山村、坪星村、龍坪村、棗坪村、迎豐村、高峰村相鄰。
歷史沿革:
1950年大壩場為第七區,1955年7月,第七區正式命名為大壩場區。
1956年,全區調整為11個鄉,即大壩、德浩、天橋、興隆、大巖、棗桐、大興、大溪、天坪、潘溪、梧桐。
1958年公社時代,取名青山大隊,屬大興公社,1981年更名為硐龍大隊。
1982年10月31日,全縣調整為11個區、86個公社、2個鎮、8個居委會、556個大隊、4747個生產隊,大壩場區轄大壩、天橋、梧桐、德浩、興隆、大巖、青
周邊相關:
硐龍村附近有思南溫泉石林旅游景區、思唐古建筑群、烏江騰龍峽、郝家灣、思南府文廟、思南石林等旅游景點,有思南黃牛、思南土家香腸、思南花甜粑、龍鳳花燭、思南綠豆粉、思南斗笠等特產,有思南花燈戲、烏江船工號子、上元沙洲節、仡佬毛龍節、松桃苗繡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