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小靛山村 | 隸屬:麥格苗族布依族鄉 |
區劃代碼:520181201206 | 代碼前6位:520181 |
行政區域:貴州省 | 地理分區:西南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貴A |
長途區號:0851 | 郵政編碼:551400 |
城鄉分類:村莊 | 分類代碼:220 |
地名由來:
“靛”是一種用蓼藍葉泡水調和石灰沉淀所得的深藍色有機染料,當地農戶有種植“蓼藍”這種植物作為染料的習俗,靠山而居,與大靛山村相比較,人口較少,地域較窄,因此命名。
基本介紹:
小靛山村全村總戶數127戶,總人口438人,農業人口435人非農業人口3人,耕地面積450畝,全村轄3個村民組。全村主要是以種養殖為主。
--人口總數:438人 農業人口:430人 非農業人口:8人
--行政區面積:20.0平方公里 耕地面積:450.0畝
--主要民族成分:漢族 發展口號:
--所轄村:關口組、對門組 生產總值:100.0 萬元
--主要經濟產業:水稻、玉米 名特產品:無 辦公所在地:小靛村
小靛山村與龍灘村、大靛山村、小谷隴村、臘腳村、麥格社區、谷當稗村、麥西村、大麥西村、大谷佐村、新廠村、臘腮村、龍窩村、觀游村、新寨村相鄰。
歷史沿革:
2013年9月小靛山村和石馬關村合并,新村村名為小靛山村,沿用至今。
周邊相關:
小靛山村附近有時光貴州小鎮、紅楓湖、百花湖、衛城古鎮、暗流河景區、東山巢鳳寺等旅游景點,有清鎮酥李、清鎮黃粑、救心菜、熱湯絲娃娃、豆豉火鍋、迎慶桃等特產,有苗族古歌《簪汪傳》、花溪苗繡、竹貼畫、楠木渡花燈、平堡花燈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