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仁和村 | 隸屬:定南街道 |
區劃代碼:520422001203 | 代碼前6位:520422 |
行政區域:貴州省 | 地理分區:西南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貴G |
長途區號:0853 | 郵政編碼:562100 |
城鄉分類:鎮鄉結合區 | 分類代碼:122 |
地名由來:
因仁和村是元對門山村和川甲村合并形成,據老人們口耳相傳,多年來兩村都有不和諧的歷史情緣現取仁和,仁意和諧,故而得名。
榮譽排行:
2023年11月,仁和村被命名為2023年貴州省森林村寨。
基本介紹:
仁和村是貴州省安順市普定縣定南街道下轄的行政村,城鄉分類代碼為122,為鎮鄉結合區。區劃代碼為520422001203,居民身份證號碼前6位為520422。郵政編碼為562100,長途電話區號為0853 ,車牌號碼為貴G。仁和村與向陽村、三合社區、褚東社區、鑫旺社區、新合村、定南社區、陳堡村、隴黑村、金馬新社區、東華社區、文明社區、南華社區、塔山社區、西安社區相鄰。
歷史沿革:
解放初期屬于朱官鄉,1958年屬于隴戛公社川甲大隊,1984年屬于朱官鄉,1992年拆遷并為城關鎮,2013年11月《普定縣人民政府關于城關鎮人民政府并村工作請示的批復》(普府函[2013]212號)收悉,經縣人民政府研究,同意撤銷對門山、川甲村,組建仁和村一直沿用至今。
周邊相關:
仁和村附近有普定穿洞古人類文化遺址、普定龍頭山、楓林火焰山原始植物保護區、夜郎湖、白巖腳洞遺址、蓮花古洞等旅游景點,有普定高腳雞、梭篩桃、白旗韭黃、朵貝茶、安順蠟染、安順破酥包等特產,有苗族“阿江”、普定苗族《古歌》、銅鼓十二調、安順地戲、戈若民族服飾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