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三合社區 | 隸屬:冠山街道 |
區劃代碼:522730001010 | 代碼前6位:522730 |
行政區域:貴州省 | 地理分區:西南地區 |
行政級別:社區 | 車牌代碼: |
長途區號:0854 | 郵政編碼:551200 |
城鄉分類:村莊 | 分類代碼:220 |
地名由來:
該地名來源于三個自然村寨合并。因由河邊寨、烏榨堡、場壩三個自然寨合成,故而得名。
基本介紹:
東與新安村、永安村接壤,北與漁洞村、硝興村接壤,西與西聯村接壤,南與麻芝鄉的富洪村接壤,全村有12個村民組,6個自然村寨,共計350戶,總人口1480人,文藝宣傳隊3支,共32人,其中少數民族占52%以上,土地面積1113畝,其中田729畝,土384畝。總面積約為12平方公里,滬昆鐵路線穿越全村,有油路直通210國道,交通便利,地處三元鎮政府所在地,離縣城17公里,汽車站在三合村,每周要趕場一次,是我鎮的經濟文化交流地。村內無工業,空氣清新,無污染,環境優美。水利條件較好,土壤易于耕作。村內有清朝道光年間修建的峰火塔、三元石拱橋和正在申報中的國家級一類保護參天百年古樹35棵,三合村風景秀麗,民
歷史沿革:
民國時期屬龍從鄉第二保,1951年建立三合村人民政府,1953年由三元鄉管理,1953年建立三合高級社,1958年屬三元人民公社,建立三合大隊,1983年撤大隊改名為三合村村民委員會,2014年行政區劃調整屬冠山街道管轄,2016年1月16日村居區劃調整時漁洞村、永安村、三合村、三元社區合并為三合村村民委員會,2016年9月14日龍里縣人民政府撤銷三合村村民委員會,新設置三合社區居民委員會至今。
周邊相關:
三合社區附近有龍里油畫大草原、巫山峽谷旅游景區、十里刺梨溝、龍架山國家森林公園、龍里蓮花濕地公園、孔雀寨景區等旅游景點,有龍里刺梨、龍里豌豆尖、龍里刺梨干、三元酥李、龍里鄧氏辣子雞、蝦酸和臭酸等特產,有龍里苗族《古歌》、水族端節、蘆笙舞(鼓龍鼓虎-長衫龍)、楓香印染技藝、平塘苗族服飾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