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時來村 | 隸屬:玉屏街道 |
區劃代碼:522722100203 | 代碼前6位:522722 |
行政區域:貴州省 | 地理分區:西南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貴J |
長途區號:0854 | 郵政編碼:558000 |
城鄉分類:鎮中心區 | 分類代碼:121 |
地名由來:
很久以前此地村民較窮,后有個覃氏(五兄弟)遷來此地居住后,發現此地后山有很多石坡,就辦起了個采石廠,解決了當地群眾的生活保障,就取名“時來”,愚意:時來運轉的意思。
基本介紹:
時來村位于玉屏鎮東面的樟江河畔,2004年由原時來、繁榮、石灰坳三個村合并而成,全村轄26個村民小組818戶,總人口2789人,黨員75人,適齡兒童入學率達100%,全村文盲8人,脫盲190人,人口出生率2.36‰。小學文化程度970人,初中文化程度720人,高中文化程度以上225人。2008年人均純收入為3910元(全鎮農民2008年人均純收入3680元),全村主要居住布依族、水族、苗族等少數民族和漢族。時來村2005年前主要以種植業和養殖業為主,尤其以商品蔬菜種植占較大比重,2005年全村農民人均純收入為2819元,人均占有糧200公斤;2006年以后,時來村收入渠道主要轉變為勞動力外出務
歷史沿革:
該地名自明朝為時來。
1958年屬城關區超美公社時來大隊,1960年屬荔波公社。
1961年屬城關公社時來大隊,1970年屬時來公社時來大隊,1984年設立時來村村民委員會屬時來鄉,1991年建鎮并鄉后,歸玉屏鎮管轄,2004年合并行政村后,由原繁榮、時來、石灰坳三村合為時來村,屬玉屏鎮,2013年玉屏鎮更名為玉屏街道,時來村村民委員會屬玉屏街道至今。
周邊相關:
時來村附近有荔波樟江風景名勝區、荔波小七孔風景區、荔波大七孔風景區、荔波瑤山古寨、荔波古鎮、荔波恩銘故里等旅游景點,有荔波蜜柚、荔波瑤山雞、布依族五色花米飯、荔波臭酸、荔波血桃、荔波酸湯魚等特產,有荔波青瑤“鑿壁談婚”、生腌酸肉、白褲瑤猴鼓舞、瑤族民間陀螺、白褲瑤的習俗――瑤族砍牛、布依族的天文歷法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