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架橋村 | 隸屬:小七孔鎮 |
區劃代碼:522722107205 | 代碼前6位:522722 |
行政區域:貴州省 | 地理分區:西南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貴J |
長途區號:0854 | 郵政編碼:558000 |
城鄉分類:村莊 | 分類代碼:220 |
地名由來:
該地名來源于生活環境。據寨老回憶,架橋河兩旁土地肥沃,在入遷始組遷移至該地時就定居住在河兩旁,平時外出做農活都要穿過河道,群眾為方便出行,便在河道上架設很多木制的木橋,經常腐爛損毀,每至夏季豐水時節,河水上漲時常常沖斷,阻斷通往外界的路,群眾生產生活經常受到影響,氣氛的說起口頭禪“爛木橋”,后因人們總覺得稱為爛木橋不太好聽,就改為架橋,故而得名。
基本介紹:
一、規劃區域概況
(一)自然概況
1、地理位置。架橋村位于鄉政府北部,東與地莪村接壤,南與和平村毗鄰,西與中心村相連,北與甲良鎮交界。村委距鄉政府4公里,甲麻公路貫穿村中心,交通十分便利。
2、氣候條件:架橋村屬中亞熱季風濕潤氣候類型,氣候溫熱,雨量充沛,日照充足,雨熱同季,無霜期長,夏長冬短,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季節氣候明顯,年平均氣溫17.8℃,平均年降雨量在1200—1400毫米之間,最熱月七月日平均氣溫26℃,最冷月一月日平均氣溫5.4℃,無霜期305—310天。
3、地形地貌。架橋村地處荔波縣北面,屬茂蘭喀斯特森林延伸區,地形總的趨勢是北高南低,全村海拔高度在
歷史沿革:
該地名明朝為架橋。
1951年解放后建播堯鄉,隸屬二區。
1958年播堯鄉與地莪鄉、覺鞏鄉合建友誼公社,同年12月撤銷荔波縣建制,劃歸獨山縣管轄,播堯鄉從友誼公社撤出,建播堯管理區,屬曙光大公社。
1961年恢復荔波縣建制后,播堯與地莪、覺鞏合并建立曼井公社,為甲良區播堯公社架橋大隊。
1984年設架橋村村民委員會屬甲良區播堯鄉。
1991年9月建并撤時,與地莪、覺鞏合并建立播堯鄉。
2013年撤鄉建鎮,播堯
周邊相關:
架橋村附近有荔波樟江風景名勝區、荔波小七孔風景區、荔波大七孔風景區、荔波瑤山古寨、荔波古鎮、荔波恩銘故里等旅游景點,有荔波蜜柚、荔波瑤山雞、布依族五色花米飯、荔波臭酸、荔波血桃、荔波酸湯魚等特產,有荔波青瑤“鑿壁談婚”、生腌酸肉、白褲瑤猴鼓舞、瑤族民間陀螺、白褲瑤的習俗――瑤族砍牛、布依族的天文歷法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