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銅鼓村 | 隸屬:銅鼓鎮 |
區劃代碼:522628105200 | 代碼前6位:522628 |
行政區域:貴州省 | 地理分區:西南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貴H |
長途區號:0855 | 郵政編碼:556700 |
城鄉分類:鎮中心區 | 分類代碼:121 |
地名由來:
銅鼓原名“虎頭寨”。銅鼓之名傳說有二:其一,其山溶洞多,洞內水聲如擊鼓,有“石峒高敞,一溪橫貫,水石相博,噌咴如鐘鼓不絕”之說,故名。其二,此地屬低山山地一臺地,地形高凸,狀若銅鼓。
基本介紹:
銅鼓原叫“虎頭寨”,得名傳說不一,明洪武三十一年開辟城池,在開掘時在城南馮家井挖出一個長方形的玻璃瓶似鏡屏,故而叫“錦屏”。又在城西挖出一面銅鼓(古時一種樂器),因而取名叫“錦屏縣銅鼓城”。還有一種傳說,銅鼓城外有良田萬頃,阡陌縱橫,蜿蜒的山坡儼若玉帶,環繞著一個似“鼓”形的山包,南門城外金家山的金家洞拱通城內,洞內有天然的群巖溶組合,徐家洞、張家洞、白衣洞均有潺潺的巖溶水往下灌注,發出鏗鏘悅耳的叮咚聲,如古時一種笙樂銅鼓聲,因而叫“銅鼓”。銅鼓歷史悠久,在古漢為荊州郡,唐設都督府,銅鼓地屬亮州,銅鼓設寨。明洪武21年設御千戶所,30年改為銅鼓衛,清雍正5年廢銅鼓衛置錦屏縣,道光12年改縣為鄉
歷史沿革:
1984年改“政社合一”體制取名銅鼓村,于2014年與原水沖村、樂安村合并為銅鼓村,實行中心村建制和管理。
周邊相關:
銅鼓村附近有隆里古城、黃哨山、三江水利風景區、茅坪古鎮、錦屏白水洞瀑布、隆里古建筑群等旅游景點,有茅坪香桔、錦屏腌魚、錦屏茶油、裕和腌魚、錦屏蜂蜜、錦屏薏仁米等特產,有新化舞獅、平秋北侗婚戀習俗、十二詩腔苗歌、侗族歌鼟、河邊腔苗歌、錦屏侗年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