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張屯村 | 隸屬:壩盤鎮 |
區劃代碼:520621103202 | 代碼前6位:520621 |
行政區域:貴州省 | 地理分區:西南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貴D |
長途區號:0856 | 郵政編碼:554400 |
城鄉分類:村莊 | 分類代碼:220 |
地名由來:
據傳明朝洪武年,張姓將領帶兵屯田屯軍于此。故而得名張屯。
基本介紹:
張屯村位于壩盤鄉東南部,距政府所在地12公里,與本鄉合寨村、都村村、龍陽村、鐵廣村,民和鄉黃柏山村及銅仁市壩黃鎮相鄰,在“撤區并鄉”前為張屯鄉政府所在地,2005年由原省級二類貧困竹山村和原張屯村合并為張屯村,現為壩盤鄉最大的集鎮交易場所。全村國土面積為39.94平方公里,耕地面積2272.48畝,轄19個村民組,1278戶,共4408人,擁有黨員68人,其中大中專學歷黨員數占34%。張屯村依山傍水,村內7條小河溝貫穿全村,自然條件較好,有著名的里屋溝、遼板巖、竹山水庫等風景名勝區。村內基礎設施較為完善,有235千瓦電站、張屯九年一貫制學校、信用社、鄉衛生院、村級衛生室、通訊服務站等。
歷史沿革:
地名來源于明末清初。
明清屬銅仁縣轄。
民國二年(1913年)屬江口縣轄。
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屬壩盤聯保。
1950年3月,江口縣人民政府成立,隸屬二區。
1951年7月,二區并入一區,屬壩盤鄉。
1958年10月,全縣公社化后,屬先鋒人民公社,建張屯大隊。
1984年10月,張屯大隊更名為張屯村,屬張屯鄉。
1987年4月,屬壩盤土家族苗族鄉。
1991年8月“建并撤”,張屯鄉、壩盤鄉合并,屬壩盤土家族
周邊相關:
張屯村附近有梵凈山(江口·印江)旅游區、云舍土家民俗文化村、亞木溝風景區、寨沙侗寨、黑灣河風景區、羅蔣寺等旅游景點,有江口蘿卜豬、社飯、江口米豆腐、江口豆腐干、藤茶、梵凈山云霧茶等特產,有瓦寨鑼鼓、云舍土家“女兒會”、江口“羌歷年”、江口儺戲、金錢桿、過社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