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勤樂村 | 隸屬:忠莊街道 |
區劃代碼:520302012203 | 代碼前6位:520302 |
行政區域:貴州省 | 地理分區:西南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貴C |
長途區號:0852 | 郵政編碼:563000 |
城鄉分類:村莊 | 分類代碼:220 |
地名由來:
以村民勤于勞作,生活幸福而命名。
榮譽排行:
2020年11月,勤樂村被授予第六屆全國文明村鎮稱號。
基本介紹:
勤樂村距中心城區5公里,轄20個村民組,1315戶,5359人,全村耕地面積3728畝,其中田3020畝,土708畝,勤樂村黨委下設3個黨支部,8個黨小組,共有黨員118名,是全鎮擁有黨員人數最多的黨組織。因地處城區飲用水源——南郊水庫上游,限制了該村的工業發展,是個名副其實的農業村,2004年合村并組以來,村兩委班子把工作重心轉移到調整產業結構、發展農村經濟上來,大力發展草莓、葡萄、蔬菜、養殖業等。通過幾年的努力,全村的經濟得到了快速發展,村容村貌發生了可喜的變化,全村社會總產值達到3100萬元,集體經濟收入達21萬余元,農民人均純收入4100元。獲得了物質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及生態文明
歷史沿革:
解放前,屬遵義縣八里鄉第九保。
1950年8月,廢除保甲制,將遵義縣八里鄉第九保更名為勤樂村。
1953年7月,轄區改設為馬坎鄉管轄。
1955年8月,南關、永和、馬坎三個小鄉合并為南關鄉。
1956年8月,建永和鄉,后建黎明高級社。
1958年8月20日,建幸福人民公社,屬永和管理區管轄。
1962年8月7日,從萬里人民公社劃出永和管理區,建立忠莊公社。
1966年1月23日,忠莊、建坪公社從遵義縣桃溪區劃還
周邊相關:
勤樂村附近有遵義會議會址、遵義動物園、大板水水利風景區、遵義湘山寺、錦繡紅花崗、紅軍遵義總政治部舊址等旅游景點,有海龍貢米、即食玉米粉、遵義豆花面、遵義絲娃娃、糯玉米花、玫瑰肉糕等特產,有遵義通草堆畫、旺草竹編技藝、釀醋技藝(赤水曬醋制作)、仡佬族婚俗、茅坪花苗婚俗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