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中華路街道 | 隸屬:紅花崗區 |
區劃代碼:520302003 | 代碼前6位:520302 |
行政區域:貴州省 | 地理分區:西南地區 |
行政級別:街道 | 車牌代碼:貴C |
長途區號:0851 | 郵政編碼:563000 |
人口數量:約3.9萬人 | |
下轄地區:10個社區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龍井溝社區 | ~001 | 主城區 | 此地有一口井,曾有遵義名泉,有大小龍井之別,傳說井下有一條龍而得名龍井,故名。…[詳細] |
鳳朝門社區 | ~002 | 主城區 | “鳳朝門”指新城古城門,位于中華路北段,已拆除,現用為這一代街區的小地名。…[詳細] |
楊家巷社區 | ~003 | 主城區 | 此地以前是楊姓的聚集地,故名。解放前屬四保15個甲,解放后建政設街公所,為八街8-10鄰,1954年屬中北路街道事處,1966年9月屬遵義路辦事處,1…[詳細] |
環城社區 | ~004 | 主城區 | 該社區建立在環城路上,故名。解放前與楊家巷屬丁字鎮四保,15個甲,解放后建政設街公所,屬八街8-10鄰,1954年建居隸屬中北路街道辦事處。1966年…[詳細] |
新東門社區 | ~005 | 主城區 | 境內老城有門稱東門,后新修建一城門,為避免重復,故稱為新東門,后以此命社區名。…[詳細] |
茍家井社區 | ~006 | 主城區 | 因轄區內有一“茍家井”泉,故名。解放前隸屬朝陽鎮,解放后屬涼水鄉管轄,公社化后屬長征管理區;1962年為長征公社沙壩大隊、民政大隊管轄,文革中又更為長…[詳細] |
花臺坡社區 | ~007 | 主城區 | 說法一:清朝晚期,在此地一戶地主家院壩內有一棵樹齡約300百年的紫薇樹,樹干高20米,樹冠覆蓋10余米,紅色的花朵掛滿枝頭,人們只要站在城墻上都能看見…[詳細] |
內沙路社區 | ~008 | 主城區 | 因轄區管理范圍處于內沙路,故名。于2012年9月成立內沙路社區籌委會,2012年10月選舉成立內沙路社區黨支部2013年12月正式選舉成立內沙路社區第…[詳細] |
黃家院子社區 | ~009 | 主城區 | 該地以前是黃姓的聚集地,故名。2012年建立黃家院子社區居民委員會,隸屬遵義市紅花崗區中華路街道事處,名稱沿用至今。…[詳細] |
向陽社區 | ~010 | 主城區 | “向陽”指向著太陽,寓向陽而生,充滿希望,該社區為新建社區,正處于勃勃生機的發展階段,未來充滿挑戰與機遇,故名。…[詳細] |
地名由來:
辦事處以中華路名命名。
基本介紹:
中華路街道位于貴州遵義紅花崗區。下轄:
520302003001 111 龍井溝社區
520302003002 111 鳳朝門社區
520302003003 111 楊家巷社區
520302003004 111 環城社區
520302003005 111 新東門社區
520302003006 111 茍家井社區
文化旅游:
遵義古井位于中華路街道龍井溝社區,金銀新村社區,官井社區,年代為清朝。為市級文保單位。官井、馬井、金銀井、龍井、紅華井
歷史沿革:
民國時期,中華路街道境域屬遵義縣朝陽鎮、丁字鎮。
1949年后,為遵義縣城關鎮四、七、八街。
1954年,撤街合并為中北街道。
1958年,改中北公社。
1959年,并入市區北大公社、郊區長征公社,合建為城鄉結合大公社。
1960年,更名為長征公社。
1961年,撤銷歸原建制,仍設中北公社。
1965年,改為中山北路街道。
1966年,更名遵義路街道。
1981年6月,更名中華路街道。
1997年8月,中華路街道屬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