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板橋村 | 隸屬:金鼎山鎮 |
區劃代碼:520302106208 | 代碼前6位:520302 |
行政區域:貴州省 | 地理分區:西南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貴C |
長途區號:0852 | 郵政編碼:563000 |
城鄉分類:村莊 | 分類代碼:220 |
地名由來:
據傳該村有一小溪溝,為了出行暢通無堵村民便用石板搭了橋,故人們叫這里為“板橋溝”。
榮譽排行:
2023年3月,貴州省司法廳、貴州省民政廳命名板橋村為貴州省第七批省級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區)。
基本介紹:
板橋村位于紅花崗區的西南面,距城區16公里,距金鼎山鎮政府所在地15公里,全村總面積為12.58公里,其中耕地面積為1849.80畝(田1332.5畝,土517.3畝),該村該村轄9個村民組,農戶283戶,人口2486人,2010年農民人均純收入為2151.52元,屬省級一類貧困村。該村平均海拔1200米,無霜期長,氣候溫和,土壤肥沃,草木茂盛,有寬廣的草山草坡和農副產品資源。
該村以種植辣椒,建立外二元雜交母豬養殖小區、生豬養殖基地、經濟種植基地和林產品加工基地為主要經濟產業。隨著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深入,全村人民的生活環境有了較大的改善,已實行了水、電、路、電話、廣播電視等五通,建立
歷史沿革:
解放前,屬遵義縣十三區;解放后,隸遵義縣第六區管轄;1950年1月,改隸第八區;1953年5月行政區劃調整,松林鄉析為松林、中南、黃鐘、蓮池鄉;1954年4月,第八區改稱松林區;1958年8月,屬松林區基層人民公社管轄,為野里公社板橋大隊;1961年8月,恢復松林區。
1984年公社管委會改建為鄉人民政府。
1992年,由原遵義縣松林區的牛蹄、蓮池、野里三個鄉組成金鼎山鎮,設立板橋村村委會。
1998年
周邊相關:
板橋村附近有遵義會議會址、遵義動物園、大板水水利風景區、遵義湘山寺、錦繡紅花崗、紅軍遵義總政治部舊址等旅游景點,有海龍貢米、即食玉米粉、遵義豆花面、遵義絲娃娃、糯玉米花、玫瑰肉糕等特產,有遵義通草堆畫、旺草竹編技藝、釀醋技藝(赤水曬醋制作)、仡佬族婚俗、茅坪花苗婚俗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