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溫泉村 | 隸屬:海龍鎮 |
區劃代碼:520302104204 | 代碼前6位:520302 |
行政區域:貴州省 | 地理分區:西南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貴C |
長途區號:0852 | 郵政編碼:563000 |
城鄉分類:村莊 | 分類代碼:220 |
地名由來:
因當地地下有豐富的溫泉資源,故名。
榮譽排行:
2019年12月,溫泉村被認定為全國鄉村治理示范村。
基本介紹:
溫泉村距離遵義市中心城區8公里,縣道遵松公路(“金—大—海”旅游公路)東西貫穿全境。全村總戶數1006戶,人口4118人,面積12.4平方公里。耕地面積3306畝,林地面積9000畝,森林覆蓋率約50%。投資1.2億元建設的“海龍溫泉度假村”以及溫泉村自然優勢,為溫泉村打造鄉村生態旅游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依托本村資源優勢,村民主要以奶牛養殖和水晶葡萄種植為主。
海龍溫泉是國內首家開發的原生態喀斯特溫泉。溫泉把千姿百態的山光水景、地下溶洞與碧綠的森林,綺麗的田園風光完美融合在一起。山地溫泉區常年水汽升騰,云蒸霧繞。這里有 “曲徑通幽”的地下神秘巖洞相伴,有綠野仙蹤的田疇風光相依。流泉飛瀑、亭
文化旅游:
位于紅花崗區海龍鎮,占地606畝,整個項目預計投資4.5億,打造以土司文化為主線,游樂項目、土司貢米區、有機蔬果(經濟果林和有機蔬菜、瓜果)為中心的現代農旅一體的旅游觀光勝地。其中,游樂項目
歷史沿革:
成立于2004年。
解放前屬遵義縣海龍鄉,1954年建立新場鄉,1956年建新場高級社,1958年人民公社化后為新場大隊,1983年改為新場村,1993年5月,撤鄉建鎮,隸屬海龍鎮。
2004年,合村并組,新場村和紅星村合并為溫泉村,建置至今未變。
周邊相關:
溫泉村附近有海龍中華土司園、遵義會議會址、遵義動物園、大板水水利風景區、遵義湘山寺、錦繡紅花崗等旅游景點,有海龍貢米、即食玉米粉、遵義豆花面、遵義絲娃娃、糯玉米花、玫瑰肉糕等特產,有遵義通草堆畫、旺草竹編技藝、釀醋技藝(赤水曬醋制作)、仡佬族婚俗、茅坪花苗婚俗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