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長征街道 | 隸屬:紅花崗區 |
區劃代碼:520302009 | 代碼前6位:520302 |
行政區域:貴州省 | 地理分區:西南地區 |
行政級別:街道 | 車牌代碼:貴C |
長途區號:0851 | 郵政編碼:563000 |
轄區面積:約48.74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11.31萬人 |
人口密度:約2320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6個社區、4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黃泥坡社區 | ~002 | 主城區 | 因境內有兩片較大的黃土坡較為有名。黃土坡。…[詳細] |
河北井社區 | ~003 | 主城區 | 說法一:因水井位于一溪水北而得名。說法二:因長征紅軍路過此地取名“河北井”。…[詳細] |
楊柳堰社區 | ~004 | 主城區 | 1856年以前,在兩山之間發現有一條清溪,四周用大條青石磊徹圍堰、并培植大量的柳樹而得名。…[詳細] |
青菜關社區 | ~005 | 主城區 | 當初紅軍路過此地,發現地上有很多野菜,就在此休做飯休息,為了紀念紅軍長征,取名青菜關。…[詳細] |
紀念街社區 | ~006 | 主城區 | 前身叫傘將街,有幾戶居民以制作傘為生而得名,后由原兩個生產隊合并為一個組,為紀念兩組合并取名紀念街社區。…[詳細] |
春天堡社區 | ~009 | 主城區 | 因此地原為農村菜地,多產椿(亦名香椿,落葉橋木,初生嫩葉有香氣,可作蔬菜),故名“椿尖堡”,建社區時雅化為“春天堡”。…[詳細] |
涼水井村 | ~201 | 主城區 | 以轄區內一眼泉水,飲后覺得清涼而得名。成立于1956年。1958年長征公社涼水大隊,1984年更名涼水村委會。…[詳細] |
坪豐村 | ~202 | 城鄉結合區 | 坪豐村地處遵義市兩城區東北,相鄰遵義火車站,遵義長途汽車客運總站,貴遵路東聯線橫貫全村,素有“旱碼頭”之稱,是典型的城郊結合地帶。全村(居)總面積2.…[詳細] |
民政村 | ~203 | 城鄉結合區 | 民政村位于遵義市中心城區以東,東聯線、外環路、內環路三條主干線及川黔鐵路貫穿全村,轄區11個村民組,1個居民組,村建立黨總支1個,下屬4個黨支部,正式…[詳細] |
沙壩村 | ~204 | 城鄉結合區 | 沙壩村位于遵義市城區東面城郊結合部,北與火車站、汽車客運站接壤,市區主干道外環路橫跨其中,沙河、永城、石佛、珍珠等公路縱橫交錯,交通十分便利,典型的物…[詳細] |
地名由來:
因紀念紅軍長征路過遵義時在此駐扎而得名。
基本介紹:
長征因紀念紅軍長征路過遵義時在此駐扎而得名,1977年成立長征鄉公社,1983年更名為長征鎮人民0,2004年4月原長征鎮人民0與原禮儀鎮人民0合并為新的長征鎮人民0。長征鎮位于遵義市紅花崗城區東部,屬于中低山丘陵地帶,是典型的城郊結合鎮,面積48.74平方公里,下轄9個行政村、1個居委會,77個村(居)民組,總人口31500人。
長征鎮區位優勢突出,交通便利,距市中心僅1公里,有豐富的錳、煤、石灰石等自然資源,土地肥沃,板山野生楊梅、犀牛灣葡萄在遵義頗有名氣。川黔鐵路、210國道、326國道、貴遵高等級公路東聯線、石佛東路、平莊大道、龍禮路、內環、外環路貫穿其境,遵義火車站、
文化旅游:
地處遵義市紅花崗區長征鎮的遵義動物園,占地面積為310畝,分為四個區域,有濱水區、景觀區、動物展觀區、山體綠化區,總投資2300萬元。區域內有高山、丘陵、緩坡、洼地、水庫等,地理優勢十分突出
歷史沿革:
2015年12月8日,省人民政府關于同意紅花崗區部分行政區劃調整的批復(黔府函〔2015〕295號),同意撤銷忠莊鎮、南關鎮、長征鎮、新蒲鎮建制,設置有關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