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恒底村 | 隸屬:河鎮彝族苗族鄉 |
區劃代碼:520527211223 | 代碼前6位:520527 |
行政區域:貴州省 | 地理分區:西南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貴F |
長途區號:0857 | 郵政編碼:553200 |
城鄉分類:村莊 | 分類代碼:220 |
地名由來:
系彝語地名,因原名米克恒底,釋義米克(彝語同音),是天賜的意思,恒底同侯地(彝語同音)是大坪子地的意思,因彝漢語轉譯稱為恒底。
基本介紹:
恒底村位于河鎮鄉東北部,距離鄉政府所在地6公里,土地總面積9.7平方公里,平均海拔2150米,無霜期 160天,年降雨量910毫米,年均氣溫11℃。全村13個村民組549戶1689人,有耕地面積1821畝, 2009年人均占有糧食293公斤,人均純收入1785元。
該村2003年架通輸變電線路,解決了照明問題,河樹公路從該村通過,但全村人蓄飲用水常年處于困難狀態,絕大部分村民主要靠使用望天雨水和泥塘水,由于歷史、自然氣候等多方面原因,農業生產是該村的主導產業,主要種植洋芋、玉米、豆類和經濟作物——半夏;農村經濟收入主要靠出售農戶產品、畜牧業產品和外出務工收入,是全鄉生產生活條件較差,經濟
歷史沿革:
1950年解放,1958年為恒底公社恒底大隊,1984年為恒底鄉恒底村,1991年為河鎮彝族苗族鄉恒底村,2016年為河鎮彝族苗族鄉恒底社區,2021年為河鎮彝族苗族鄉恒底村民委員會至今。
周邊相關:
恒底村附近有赫章阿西里西韭菜坪旅游景區、赫章國家級森林公園、赫章可樂遺址(可樂古夜郎遺址)、赫章可樂古墓、赫章輔處漢墓等旅游景點,有赫章核桃、赫章櫻桃、赫章半夏、赫章黑馬羊、畢節可樂豬、赫章天麻等特產,有彝族鈴鐺舞、赫章彝族年、苗族大遷徙舞、火把節(彝族火把節)、蘆笙舞(滾山珠)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