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場口社區 | 隸屬:安化街道 |
區劃代碼:520626002005 | 代碼前6位:520626 |
行政區域:貴州省 | 地理分區:西南地區 |
行政級別:社區 | 車牌代碼:貴D |
長途區號:0856 | 郵政編碼:565200 |
城鄉分類:鎮中心區 | 分類代碼:121 |
地名由來:
解放前農村來趕集都集中于十字街(原坨街),場口街是米市很熱鬧,是穩坪、沿河進入德江城的門口,因此而得場口,建社區時便取名為場口社區。
基本介紹:
場口社區由原城北社區更名而來,社區位于青龍鎮城區北面,區內面積2.1平方公里,耕地面積1107畝,其中田841畝,土366畝,荒山2000畝,森林覆蓋率36%。轄8個居民組,住戶5004戶,常住人口13191人,流動人口5653人,支部1個,下設8個居民黨小組,黨員98名,各類黨員志愿者服務隊10支。駐區有單位36家,其中機關單位29個,學校5所,醫院2所,各類企業23家,其中社區自辦企業4家。
近年來,社區兩委在鎮黨委、政府及上級部門的指導下,圍繞“三增一保促跨越”工作思路,搶抓建設黔東北鐵路交通樞紐和區域性中心城市機遇,以加強黨的建設和引領,狠抓基礎設施建設、產業結構調整、社會穩定和
歷史沿革:
1984年,撤銷紅旗生產大隊,設立場口村民委員會,簡稱場口村委會。
1992年10月,屬青龍鎮(姜司鎮與南客、官莊鄉合置青龍鎮),2007年11月,根據《德江縣人民政府關于青龍鎮并村行政區域變更的批復》(德府函〔2007〕113號),撤銷原城北社區、場口村,合并建立城北社區。
2010年11月,根據《德江縣人民政府關于青龍鎮調整村(社區)行政區域的批復》(德府函〔2010〕96號),撤銷原城北社區,調
周邊相關:
場口社區附近有楓香溪會議會址、黔北工委舊址、德江白果坨國家濕地公園、洋山河峽谷、德江馬耳河峽谷、千年神樹(楠木王)等旅游景點,有德江天麻、德江復興豬、德江獼猴桃、泉口豆腐絲、銅仁綠豆粉、德江土家族麻餅等特產,有德江儺堂戲、德江儺面具、德江土家舞龍、仡佬毛龍節、松桃苗繡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