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慕俄格古城街道 | 隸屬:大方縣 |
區劃代碼:520521003 | 代碼前6位:520521 |
行政區域:貴州省 | 地理分區:西南地區 |
行政級別:街道 | 車牌代碼:貴F |
長途區號:0857 | 郵政編碼:551600 |
轄區面積:約99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2萬人 |
人口密度:約202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8個社區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云龍社區 | ~001 | 鎮中心區 | 云龍村位于大方縣城東北面,行政區總面積1600畝,耕地面積789畝,2010年生產總值39萬元,全村有6個村民小組,628戶,總人數1837人,育齡婦…[詳細] |
陡坡社區 | ~002 | 鎮鄉結合區 | 陡坡村共有土地823.81畝,森林面積有1512畝,一共有6個村民小組,總戶數698戶,總人口2460人,育齡婦女827人,已婚育齡婦女427人,無孩…[詳細] |
關井社區 | ~003 | 鎮鄉結合區 | 關井村地處大方縣城東北角,占地面積2.5平方公里,耕地面積1800畝,轄四個村民組658戶2393人,關井村探索和發展特色糯包谷種植和反季節無公害蔬菜…[詳細] |
南郊社區 | ~004 | 鎮中心區 | 南郊社區位于大方縣城南郊,轄區總面積1.1平方公里,轄5個居民組,常住人口554戶,總人口1638人,已婚育齡婦女370人,獨生子女78人,黨員17名…[詳細] |
紅星社區 | ~005 | 鎮鄉結合區 | 2013年建建村,取名紅星村,寓意紅星光芒萬丈,群眾日子紅紅火火![詳細] |
九層衙社區 | ~006 | 鎮鄉結合區 | 原名木柯,彝語音譯,亦名濫泥溝。系貴州宣慰安氏舊居,貴州宣慰府修建結構為九扯九縱,故又稱為九重宮或九層衙門。…[詳細] |
北郊社區 | ~007 | 鎮中心區 | 北郊社區位于大方縣城北郊,東抵東郊社區、關井村、云龍村,西抵建材廠、小陳躍水泥廠,南抵清畢路,北抵城北社區。總面積有2.5平方公里左右,轄區有7個居民…[詳細] |
涼井社區 | ~008 | 鎮鄉結合區 | 涼井村轄五個村民組:412戶1473人,耕地面積1005.13畝。其中:
一組:68戶252人,耕地面積245.70畝;
二組:112戶3…[詳細] |
地名由來:
慕俄格系彝語音譯,代表君長的圖騰,也代表君王政權,同是指找君王統治的一片地方,相當于國。慕俄格意即天腳下的王城。
基本介紹:
慕俄格古城街道于2013年11月成立,位于大方縣城東北面,東與六龍鎮相鄰,南與羊場鎮、小屯鄉相連,西面與紅旗街道接壤,北鄰東關鄉,總面積30.54平方公里,轄北郊、南郊、云龍、關井、陡坡、紅星、涼井、九層衙共8個社區48個居民組,街道辦事處駐云龍社區。耕地面積4000畝,2017年末總人口5603戶17230人。2017年,街道生產總值33300萬元,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達5675.63萬元,財政收入1578.83萬元,社會商品零售總額6637.5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9537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930元。全街道共有各級各類學校7所,各類學校專任教師324人,全街道適齡兒童入學率達99.
文化旅游:
大方雙烈園位于慕俄格古城街道陡坡村,縣級文物保護單位,為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筑。
楊富春墓位于慕俄格古城街道云龍村,縣級文物保護單位,為清代古墓葬。
陳應先夫婦墓位于慕俄格古城街道慶云村,縣級文物保護單位,為清代古墓葬。
楊奇芳墓位于慕俄格古城街道關井村,縣級文物保護單位,為清代古墓葬。
楊時俊墓位于慕俄格古城街道關井村,縣級文物保護單位,為清代古墓葬。
歷史沿革:
明崇禎八年(1635年),筑大方城。
清康熙五年(1666年)改名大定。
1936年,設大方鎮。
1949年12月,廢除保甲制,由大方鎮和六龍鄉建立一區,1958年9月,建城關公社;11月,改管理區。
1963年,改城關區,轄新莊、對江2公社和城關鎮。
1984年,城關鎮升為區級鎮。
1991年12月,撤區并鄉,建立大方鎮。
2013年貴州省人民政府發布《省人民政府關于同意撤銷大方縣大方鎮設置慕俄格古城等3個街
區劃:貴州省·畢節市·大方縣·慕俄格古城街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