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秀塘壯族鄉 | 隸屬:從江縣 |
區劃代碼:522633206 | 代碼前6位:522633 |
行政區域:貴州省 | 地理分區:西南地區 |
行政級別:鄉 | 車牌代碼:貴H |
長途區號:0855 | 郵政編碼:557400 |
轄區面積:約178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4573人 |
人口密度:約26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6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南塘村 | ~213 | 村莊 | 南塘是取兩村村寨之名而成,把桿洞村南馬寨的“南”放在前面,主要是南馬寨是建國后鄉境內政府興教辦學最早、規模最大的地方。文化教育的興起和發展,讓壯鄉人民…[詳細] |
八村村 | ~214 | 村莊 | 建國初,打秀、打郎、喬谷屬禹甸鄉第八村,1953年建政時,打秀、打郎、喬谷三個村屬堯貴鄉的第八村。現并村時延續使用建國初期的命名。…[詳細] |
高原村 | ~215 | 村莊 | 建國初,打邊、打格屬平正鄉第六村,1953年建政時,第六村(打邊、打格、平宴、上敖、下敖)屬高沿鄉,1961年人民公社劃小時,打邊、打格屬高沿工區。現…[詳細] |
新合村 | ~216 | 村莊 | 新合村由原歸眼村和交頂村合并而成,歸眼村先后隸屬于下江區、平正鄉,“建、并、撤”后規劃為秀塘鄉,歸眼村90%為侗族,交頂村全部是壯族,兩個民族村寨合并…[詳細] |
卡宴村 | ~217 | 村莊 | 卡宴村由卡機和平宴兩個村合并而成,取卡機村的“卡”和平宴村的“宴”為村名。…[詳細] |
敖洞村 | ~218 | 村莊 | 上敖、下敖過去俗稱上敖洞,下敖洞,合并后取兩村相同的名稱“敖洞”,群眾熟悉也認可。…[詳細] |
地名由來:
建鄉時將原屬禹甸鄉的打秀等村和原屬嘉盧鄉的塘洞等村合并建鄉,故各取一字得名“秀塘”,沿用至今。
基本介紹:
在從江縣南部。面積178平方公里。人口 6 700,其中壯、苗、瑤、侗、水等民族占88%。轄13村委會。1932年置塘洞、平燕2鄉。1941年后并入嘉盧鄉。1953年置南平鄉。1958年撤鄉并入宰便公社。1961年析建秀塘公社。1984年改置秀塘壯族鄉。1992年劃原剛邊壯族鄉歸眼村入轄。有森林面積 1 000公頃,多為杉、松林。風味食品有香豬。有小學15所。鄉人民政府駐地塘洞,在丙妹西南46公里,唐一嶺東麓。人口350,均為壯族。海拔720米。“塘洞”系壯語譯音,意為耕種田地的人居住地。分上、下兩寨。
榮譽排行:
2020年7月,全國愛衛會命名秀塘壯族鄉為2017-2019周期國家衛生鄉鎮(縣城)。
歷史沿革: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秀塘轄區分屬嘉盧鄉、禹甸鄉。
1953年,建政時由嘉盧鄉析出建南平鄉。
1956年,行政區調整,原屬堯貴鄉的部分村并入,改名秀塘鄉。
1961年,改秀塘公社。
1963年,改秀塘壯族自治鄉。
同年實行政社合一,復為秀塘公社。
1984年8月,公社改鄉,恢復秀塘壯族自治鄉,屬四區(宰便區)行政區。
1992年,撤區并鄉建鎮,原屬剛邊壯族鄉的歸眼村并入秀塘壯族自治鄉,鄉政府仍駐上塘寨。
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