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紅軍渡社區 | 隸屬:元厚鎮 |
區劃代碼:520381105001 | 代碼前6位:520381 |
行政區域:貴州省 | 地理分區:西南地區 |
行政級別:社區 | 車牌代碼:貴C |
長途區號:0852 | 郵政編碼:564700 |
城鄉分類:鎮中心區 | 分類代碼:121 |
地名由來:
原名猿猴場,因該場東北側懸崖上有一酷似猿猴的怪石,建場時以此石命名,后嫌猿猴之名不雅,遂取元氣豐厚之意改稱元厚場。因是1935年紅軍長征時一渡赤水河的主要渡口之一,改稱紅軍渡社區。
基本介紹:
紅軍渡社區位于元厚鎮中部,轄4個居民組,習赤公路和赤水河越境而過,面積1.95平方公里,東北與高新村接壤,東南與赤水河為界,西北與石梅、石林兩村相連,是全鎮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地貌特征是依山傍水、山高坡陡;土地干燥,氣候炎熱。
在紅軍渡社區新建1個黨建宣傳欄,新建1個休閑活動場地,經常開展社區群眾文化體育活動,豐富社區群眾文化生活;完善紅軍渡社區“留守兒童書屋”,豐富中小學生課余文化生活;啟動綠色社區建設,完成老街雨棚規范工作,新改建排污管網100米以上,加大整臟治亂工作力度,加強專業保潔隊伍建設,提高管理水平;加強社區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加大社區消防安全、治安巡查力度。構建“綠色社區”
歷史沿革:
2001年設立元厚鎮街道委員會,2004年8月撤銷元厚街道委員會,成立紅軍渡社區居民委員會。
周邊相關:
紅軍渡社區附近有赤水丹霞旅游區、赤水大瀑布、佛光巖景區、四洞溝旅游景區、赤水竹海國家森林公園、燕子巖國家森林公園等旅游景點,有赤水金釵石斛、赤水烏骨雞、赤水曬醋、赤水筒筒筍、陳記豬兒粑、熊貓竹筍筵等特產,有赤水河船工號子、釀醋技藝(赤水曬醋制作)、赤水獨竹漂流、旺草竹編技藝、釀醋技藝(赤水曬醋制作)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