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民族村 | 隸屬:大同鎮 |
區劃代碼:520381102201 | 代碼前6位:520381 |
行政區域:貴州省 | 地理分區:西南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貴C |
長途區號:0852 | 郵政編碼:564700 |
城鄉分類:村莊 | 分類代碼:220 |
地名由來:
因本村苗族所占比重較大,故名。
榮譽排行:
2022年8月,農業農村部推介民族村為2022年中國美麗休閑鄉村。
2020年9月,民族村被列入第二批貴州省鄉村旅游重點村。
2019年12月,中國生態文化協會授予民族村2019年度“全國生態文化村”稱號。
基本介紹:
民族村地處赤水中國丹霞世界自然遺產地核心區域,區域內生態環境優美,森林植被率高達90%,大同河穿境而過,是赤水市重點確立建設的生態旅游觀光和生態移民示范小鎮之一。
民族村地處半高山地區,經濟發展主要以農業、林業為主,區域內無工業污染型企業,周邊15公里以內無任何污染源。區域內還建成了農業生態示范觀光園、石斛生態觀光園、大石盤生態觀光園、苗族博物館,建成后的民族村將成為集經濟、生態、旅游于一體綜合式發展的生態旅游觀光村寨。
民族村文化生活豐富,每年舉辦苗族踩山節、桃花節和采桃節。為使民族村生態文化村創建活動家喻戶曉,人人皆知,民族村采用多種形式進行宣傳,廣泛深入宣傳生態文化村建設的重
歷史沿革:
1958年人民公社化時,為大石大隊、民族大隊、榮華大隊、五云大隊,分屬赤水縣大同區廟沱公社、永合公社、華平公社轄。
1984年大隊改設村,分別更名為大石村、民族村、榮華村、五云村,分屬赤水縣大同區大石苗族鄉、永合鄉、華平鄉轄。
1991年7月劃屬赤水市大同鎮轄。
2002年10月31日撤銷大石、民族、榮華、五云4村合并為民族村,村辦公地點設在孔灘橋。
周邊相關:
民族村附近有赤水丹霞旅游區、赤水大瀑布、佛光巖景區、四洞溝旅游景區、赤水竹海國家森林公園、燕子巖國家森林公園等旅游景點,有赤水金釵石斛、赤水烏骨雞、赤水曬醋、赤水筒筒筍、陳記豬兒粑、熊貓竹筍筵等特產,有赤水河船工號子、釀醋技藝(赤水曬醋制作)、赤水獨竹漂流、旺草竹編技藝、釀醋技藝(赤水曬醋制作)等民俗文化。